崆峒山岩性特征与丹霞地貌成因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931
【部分图文】:
图 1.1 中国典型丹霞地貌演化阶段(据彭华等,2013)1.2.2 南方丹霞地貌研究国内学者对中国南方,包括东南区与西南区的丹霞地貌做了大量基础性定性与定量研究,为中国丹霞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朱诚等(2015)定性定量的研究了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的 8 处南方丹霞地貌的发育和成因,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与室内试验分析,总结了中国典型丹霞地貌的成因,并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丹霞地貌的差异性。丹霞地貌发育的成因是丹霞地貌研究的热点,但研究多数为定性分析。胡能勇(2002)认为湖南崀山丹霞地貌三级剥蚀面表征着不同的丹霞地貌发育阶段,有高到低有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朱诚等(2000,2005,2015)从岩性和构造分析,认为构造隆升、风化剥蚀是安徽齐云山丹霞地貌形成的主因;同时指出新构造运动是形成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的主因,并从四级夷平面的角度分析了其景观特征。黄义忠等(2003)认为构造与岩性差异是造成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景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1 自然地理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境内,地理位置为 35°27′08″~35°35′08″N、106°27′16″~106°36′00″E,面积约 83.6 km2。东面以泾川县、镇原县为界,南面及东南面与华亭县、崇信县相邻,西面和北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县、固原县接壤。以平凉为中心,连通兰州、银川、西安、庆阳、天水、宝鸡等城市,公路网纵横,交通便利(图 2.1)。崆峒山丹霞地貌发育于陇东黄土高原与六盘山东麓的过渡带,也处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南缘,地势西高东低,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发育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典型丹霞。崆峒山被划分为七个地质旅游区:后峡、香山、五台-隍城、弹筝湖、西山、太统山以及十万沟-大阴山。后峡为本文重点研究区,同时也是崆峒山地质遗迹的主要分布区,丹霞地貌景观赋存于白垩系、三叠系地层上,造型独特,让人叹为观止。而香山、五台-隍城、弹筝湖为崆峒地质旅游的核心区,有丹霞赤壁、柱廊状丹霞、阶梯状陡崖分布。崆峒山于 2014 年 1 月被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其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的科研、文化及景观价值进一步凸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智超;李永项;李文厚;张云翔;谢坤;马瑶;;甘肃兰州盆地古近系泥岩的古盐度分析[J];地质科学;2016年04期
2 齐德利;颜明;闫丹;李炳元;;中国丹霞地貌的面积概算——粤北坪石红层盆地的实证研究[J];山地学报;2016年02期
3 师晓林;陈刚;杨甫;张文龙;徐小刚;刘腾;康昱;高磊;;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崆峒山砾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物源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5年04期
4 秦晓燕;王彩霞;张家峰;;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分类及形成机制探讨[J];甘肃地质;2015年04期
5 袁桃;吴驰华;伊海生;龚政;王立成;曾令旗;;云南思茅盆地景谷地区下白垩统曼岗组风成砂岩沉积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地质学报;2015年11期
6 黄进;陈致均;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分布(下)[J];山地学报;2015年06期
7 黄进;陈致均;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分布(上)[J];山地学报;2015年04期
8 齐德利;陈致均;王随继;王志华;景福怀;;崆峒山丹霞地貌地层归属演化及地貌年龄[J];山地学报;2015年04期
9 谭艳;朱诚;吴立;孙伟;王晓翠;贾天骄;彭华;侯荣丰;;广东丹霞山砂岩蜂窝状洞穴及白斑成因[J];山地学报;2015年03期
10 李小强;任金卫;杨攀新;熊仁伟;胡朝忠;苏鹏;李长军;;六盘山东西两侧第四纪以来构造差异隆升速率递变性[J];第四纪研究;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驰;广西桂平白石山丹霞地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姜勇彪;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吉赟;基于DEM的龙虎山地区地貌特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贺留杰;龙虎山丹霞洞穴的成因、空间分布及对沉积古气候研究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刘俊伟;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沉积—构造演化[D];兰州大学;2010年
4 任舫;龙虎山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成因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2850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5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