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有机氮、可溶性和溶解性有机氮(SON/DON)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04:02
土壤中85%以上的氮素以有机氮形式存在。其中存在于自然水溶液中的有机氮组分称之为溶解性有机氮(DON),而风干土中可被纯水或盐溶液浸提的被称为可溶性有机氮(SON)。 DON和SON虽仅占土壤有机氮库的一小部分,但代表了土壤及水体中的溶解氮的主体部分,因而是其中最活跃的组分之一。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环境生态意义。本文以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山冲森林公园典型森林土壤剖面(0~100cm)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原位监测与定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土壤全氮、无机氮和有机氮组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溶解性有机氮剖面分布与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研究了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森林土壤全氮、酸解性有机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而山顶土壤全氮、酸解性有机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较山底土壤高。土壤有机氮占全氮比平均97.39%±1.17%,酸解性有机氮占全氮比例64.38%±10.68%,酸解性有机氮各组分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较低(9.92~23.45 mg.kg-1)...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4?±壌酸解性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垂直分布??
?亚热带典型森林±壤有机氮、可溶性和溶解性有机氮巧ON/DON)特征研巧??图4-?7主壤MBC/MBN与环境因子的二维排序图(RDA)??Figure?4-?7?Redundancy?analysis?(RDA)?of?MBC/MBN?content?with?environmental?factors.??4.3?±壤可溶性有机碳剖面分布??4.3.1不同浸提剂提取王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变化??对比分析超纯水和0.5?mol,L-i的K2SO4两种浸提剂下的风干±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见表4-4。剖面DSC003中超纯水浸提的SOC含量较其他两个样地剖面低,最大??值出现在表层达117.11mg‘kg-i,最底层仅17.11mg,kg-i,而0.5mol,L-iK2S〇4浸提含??量较其他两个样地剖面高,表层达797.56?mg‘kg'1,最底层仅256.48mg’kg'i。各剖面??两种浸提剂下的±壌80(: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増加
调落物总量在5月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样地DSC002调落物总量呈双峰模式,??分别在5月和9月达到最高,落叶量在5月达到最高;样地DSC003调落物总量,??年初首先出现下降趋势,至7月后逐步上升,至11月出现峰值(图6-1)。树叶、枝??皮和碎屑的季度变化特征,出现类似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了显著变化特征。各样地年??度调落物总量分别为,DSC001;?505.16±49.71g.m-2,?DSC002;?323.67±21.62g.m-2,??DSC003;?350.14±37.46gm—2。??;做1?D典OOJ?寺。^?iDSC002?龍?^抑1?DSC胞??I?T?T?-e?巧巧?troaSssf?童?-e-?5.1?重站?T?I?■*■记乂??S?W????古松嘴SrwcWSak?g,扣.?I?i?4■故C的n*.-68fk?I,巧.|?X?々?满沒访妨巧??^2468?10?12?<24?8?14?巧?^24>8?10?巧??>:r-iUixei?>!??^Msran?;;??言孤]DSC001?口?3巧城础?^?DSC002?口?3巧化加?^脚飞〇兜〇£???蔓?!(!?巧5>;柳?聋?j?巧的嘶?f?]■?〇?3;!?Marc!,??圣W.?jl\因7’;;K吨?至?1??巧、嘴?I?1巧.?0?5;;地y??零?嫩田9ijSe俯Ytw?考?!?r|?m?9H?SeDimtcr?言?1?H?画巧处f??I?1扣.I?j?j瞧**?1?巧咖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种方法测定溶解性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比较研究[J]. 银莲,徐星凯,景元书.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09)
[2]南方红壤区氮湿沉降特征及其对流域氮输出的影响[J]. 郝卓,高扬,张进忠,徐亚娟,于贵瑞. 环境科学. 2015(05)
[3]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储量垂直分布特征[J]. 王棣,耿增超,佘雕,和文祥,侯琳.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6)
[4]纳滤预处理测定景观水体中溶解性有机氮质量浓度及其分布特征[J]. 于红蕾,霍守亮,杨周生,席北斗,昝逢宇,张靖天. 环境科学. 2013(06)
[5]亚热带不同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剖面分布特征[J]. 盛浩,周萍,袁红,廖超林,黄运湘,周清,张杨珠. 环境科学. 2013(04)
[6]2010年春季长江口邻近海区水体中溶解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张述伟,王江涛,李宁,阎雪姣.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1)
[7]垦殖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可溶性有机碳截留的影响[J]. 霍莉莉,邹元春,郭佳伟,吕宪国. 环境科学. 2013(01)
[8]可溶性有机氮、无机氮浸提方法的比较[J]. 邹玉亮,张小琴,马立锋,阮建云.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0)
[9]洱海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氮季节性变化[J]. 高悦文,王圣瑞,张伟华,孟妍,赵海超,焦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2012(06)
[10]黄土高原典型土壤有机氮组分剖面分布的变化特征[J]. 党亚爱,王国栋,李世清. 中国农业科学. 2011(24)
博士论文
[1]亚热带不同类型林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及其营养功能研究[D]. 郭新春.福建农林大学 2013
[2]温带森林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动态及测定方法研究[D]. 郝敬梅.东北林业大学 2013
[3]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研究[D]. 葛体达.上海交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不同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和土壤呼吸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 葛萍.安徽农业大学 2011
[2]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 穆兰.福建农林大学 2011
[3]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研究[D]. 邢乐杰.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5771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4?±壌酸解性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垂直分布??
?亚热带典型森林±壤有机氮、可溶性和溶解性有机氮巧ON/DON)特征研巧??图4-?7主壤MBC/MBN与环境因子的二维排序图(RDA)??Figure?4-?7?Redundancy?analysis?(RDA)?of?MBC/MBN?content?with?environmental?factors.??4.3?±壤可溶性有机碳剖面分布??4.3.1不同浸提剂提取王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变化??对比分析超纯水和0.5?mol,L-i的K2SO4两种浸提剂下的风干±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见表4-4。剖面DSC003中超纯水浸提的SOC含量较其他两个样地剖面低,最大??值出现在表层达117.11mg‘kg-i,最底层仅17.11mg,kg-i,而0.5mol,L-iK2S〇4浸提含??量较其他两个样地剖面高,表层达797.56?mg‘kg'1,最底层仅256.48mg’kg'i。各剖面??两种浸提剂下的±壌80(: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増加
调落物总量在5月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样地DSC002调落物总量呈双峰模式,??分别在5月和9月达到最高,落叶量在5月达到最高;样地DSC003调落物总量,??年初首先出现下降趋势,至7月后逐步上升,至11月出现峰值(图6-1)。树叶、枝??皮和碎屑的季度变化特征,出现类似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了显著变化特征。各样地年??度调落物总量分别为,DSC001;?505.16±49.71g.m-2,?DSC002;?323.67±21.62g.m-2,??DSC003;?350.14±37.46gm—2。??;做1?D典OOJ?寺。^?iDSC002?龍?^抑1?DSC胞??I?T?T?-e?巧巧?troaSssf?童?-e-?5.1?重站?T?I?■*■记乂??S?W????古松嘴SrwcWSak?g,扣.?I?i?4■故C的n*.-68fk?I,巧.|?X?々?满沒访妨巧??^2468?10?12?<24?8?14?巧?^24>8?10?巧??>:r-iUixei?>!??^Msran?;;??言孤]DSC001?口?3巧城础?^?DSC002?口?3巧化加?^脚飞〇兜〇£???蔓?!(!?巧5>;柳?聋?j?巧的嘶?f?]■?〇?3;!?Marc!,??圣W.?jl\因7’;;K吨?至?1??巧、嘴?I?1巧.?0?5;;地y??零?嫩田9ijSe俯Ytw?考?!?r|?m?9H?SeDimtcr?言?1?H?画巧处f??I?1扣.I?j?j瞧**?1?巧咖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种方法测定溶解性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比较研究[J]. 银莲,徐星凯,景元书.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09)
[2]南方红壤区氮湿沉降特征及其对流域氮输出的影响[J]. 郝卓,高扬,张进忠,徐亚娟,于贵瑞. 环境科学. 2015(05)
[3]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储量垂直分布特征[J]. 王棣,耿增超,佘雕,和文祥,侯琳.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6)
[4]纳滤预处理测定景观水体中溶解性有机氮质量浓度及其分布特征[J]. 于红蕾,霍守亮,杨周生,席北斗,昝逢宇,张靖天. 环境科学. 2013(06)
[5]亚热带不同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剖面分布特征[J]. 盛浩,周萍,袁红,廖超林,黄运湘,周清,张杨珠. 环境科学. 2013(04)
[6]2010年春季长江口邻近海区水体中溶解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张述伟,王江涛,李宁,阎雪姣.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1)
[7]垦殖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可溶性有机碳截留的影响[J]. 霍莉莉,邹元春,郭佳伟,吕宪国. 环境科学. 2013(01)
[8]可溶性有机氮、无机氮浸提方法的比较[J]. 邹玉亮,张小琴,马立锋,阮建云.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0)
[9]洱海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氮季节性变化[J]. 高悦文,王圣瑞,张伟华,孟妍,赵海超,焦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2012(06)
[10]黄土高原典型土壤有机氮组分剖面分布的变化特征[J]. 党亚爱,王国栋,李世清. 中国农业科学. 2011(24)
博士论文
[1]亚热带不同类型林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及其营养功能研究[D]. 郭新春.福建农林大学 2013
[2]温带森林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动态及测定方法研究[D]. 郝敬梅.东北林业大学 2013
[3]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研究[D]. 葛体达.上海交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不同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和土壤呼吸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 葛萍.安徽农业大学 2011
[2]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 穆兰.福建农林大学 2011
[3]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研究[D]. 邢乐杰.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5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91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