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低山区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貌形态的耦合关系
发布时间:2021-11-19 06:52
地貌形态作为自然环境的关键因子,决定了区域光、热、水分配和物质移动堆积特征,其不仅直接塑造了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原始形态,调控着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演变过程、方向及速度,并控制土地利用类型空间自相关性,同时又通过它对气候、水文、土壤等其它自然条件的间接影响反作用于土地利用的方向、方式及其空间格局的变化。因此,从不同尺度和视角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貌形态要素的耦合关系,不仅有助于客观认识地貌形态这一自然驱动力,而且有助于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配置与调控,推动人-地关系可持续协调发展。目前,学者们主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或传统统计法,研究特定区域多时段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在海拔、坡度、坡向三大基本地貌形态要素上的数量结构及其变化,而从立体空间和多元化表达的角度,探讨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貌形态要素的耦合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典型倒置低山区的重庆市忠县拔山镇拔山、石联、苏家3个行政村为例,借助FRAGSTATS3.3和ArcGIS9.3的空间分析与统计技术,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与空间统计法,从区域地理学视角,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格局、道路线格局、斑块镶嵌体面格局三种不同...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区位示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图(DEM)
F19.3一1Thel即outofruralresidentialareasinthestudyarea基于DEM、1:2000农村居民点体系图,并合1500多份居民点用地调查问卷,建立研究区民点体系属性数据库。借助ARCGISg.3空间统计分析功能,测算出研究区以及西北、东北、南三区域微地貌单元空间上居民点空间建筑结构及楼层数比例特征(见表3一1)。研究区居点共1351个,平均密度为1.40个/hmZ,集中分布在西北区。西北区居民点有724个,,片.59%,密度达2.00个/hmZ;东北区有343个,占25.39%,密度达1.17个/hmZ;东南区最少284个,.片21.02%,密度达0.91个/hmZ。该区居民点的建筑结构由砖混结构、砖瓦结构、木结构、石砌结构、土木结构等五类组成。不同微地貌空间单元上居民点均以砖混和砖瓦结为主,土木和石砌结构比例相对较小,同时建筑楼层数均以2层为主,还出现了少数3层及上的房屋(主要分布于忠垫公路沿线两旁以及交通条件优越地方的居民点)。西北区内砖混构的居民点比例尤为突出,占68.32%,且2层楼的比例高达69.35%,为、北区和东南区内居点虽仍以砖混结构为主,但砖瓦结构的比例明显较西北区有所增加,且1层和2层楼的比例异较西北区小。表3一l研究区居民点建筑结构及楼层数Table3一1Thestrueturaleharaeteristiesofruralresidentialareaanditsstoriesinthestudyarea域居民点数量(个)居民点密度(个爪mZ)建筑结构比例(%)楼层数比例(%)砖混砖木土木I层2层3层及以_l石砌
Fig.3一1Thelayoutofruralresidentialareasinthestudyarea基于DEM、1:2000农村居民点体系图,并合1500多份居民点用地调查问卷,建立研究区居民点体系属性数据库。借助ARCGISg.3空间统计分析功能,测算出研究区以及西北、东北、东南三区域微地貌单元空间上居民点空间建筑结构及楼层数比例特征(见表3一1)。研究区居民点共1351个,平均密度为1.40个小mZ,集中分布在西北区。西北区居民点有724个,「If53.59%,密度达2.00个/hmZ;东北区有343个,:}r25.39%,密度达1.17个/hlll2;东南区最少为284个,。}了21.02%,密度达0.91个爪时。该区居民点的建筑结构由砖混结构、砖瓦结构、砖木结构、石砌结构、土木结构等五类组成。不同微地貌空间单元上居民点均以砖混和砖瓦结构为主,土木和石砌结构比例相对较小,同时建筑楼层数均以2层为土,还出现了少数3层及以上的房屋(主要分布于忠垫公路沿线两旁以及交通条件优越地方的居民点)。西北区内砖混结构的居民点比例尤为突出,占6832%,且2层楼的比例高达6935%,东北区和东南区内居民点虽仍以砖混结构为主,但砖瓦结构的比例明显较西北区有所增加,且1层和2层楼的比例差异较西北区小。表3一1研究区居民点建筑结构及楼层数Table3一1Thestrueturaleharaeteristiesofruralresidentialareaanditsstoriesinthestudyarea区域居民点数量居民点密度建筑结构比例(%)楼层数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石角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胡燕,胡玉福,邓良基,魏晋,王琛.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6)
[2]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方琳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8)
[3]中国农村居民点研究进展[J]. 何英彬,陈佑启,唐华俊,陈仲新,辛晓平,张保辉,李丹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4)
[4]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J]. 朱雪欣,王红梅,袁秀杰,侯欣欣.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6)
[5]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J]. 张建,程久苗,范树平,陈丹丹.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03)
[6]村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宜兴市8个村为例[J]. 石诗源,鲍志良,张小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8)
[7]基于Voronoi图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党国峰,杨玉霞,张晖.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4)
[8]基于GIS的独龙族居民点的空间分布[J]. 杨恒喜,沈树梅,史正涛. 林业调查规划. 2010(02)
[9]长江上游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J]. 吴楠,高吉喜,苏德毕力格,罗遵兰,李岱青.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03)
[10]平行岭谷区建设用地格局演变扩展的通道与低山阻隔效应[J]. 李阳兵,张阳阳. 地理研究. 2010(03)
硕士论文
[1]基于RS、GIS的太原市1976年~200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D]. 常芳.山西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04509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区位示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图(DEM)
F19.3一1Thel即outofruralresidentialareasinthestudyarea基于DEM、1:2000农村居民点体系图,并合1500多份居民点用地调查问卷,建立研究区民点体系属性数据库。借助ARCGISg.3空间统计分析功能,测算出研究区以及西北、东北、南三区域微地貌单元空间上居民点空间建筑结构及楼层数比例特征(见表3一1)。研究区居点共1351个,平均密度为1.40个/hmZ,集中分布在西北区。西北区居民点有724个,,片.59%,密度达2.00个/hmZ;东北区有343个,占25.39%,密度达1.17个/hmZ;东南区最少284个,.片21.02%,密度达0.91个/hmZ。该区居民点的建筑结构由砖混结构、砖瓦结构、木结构、石砌结构、土木结构等五类组成。不同微地貌空间单元上居民点均以砖混和砖瓦结为主,土木和石砌结构比例相对较小,同时建筑楼层数均以2层为主,还出现了少数3层及上的房屋(主要分布于忠垫公路沿线两旁以及交通条件优越地方的居民点)。西北区内砖混构的居民点比例尤为突出,占68.32%,且2层楼的比例高达69.35%,为、北区和东南区内居点虽仍以砖混结构为主,但砖瓦结构的比例明显较西北区有所增加,且1层和2层楼的比例异较西北区小。表3一l研究区居民点建筑结构及楼层数Table3一1Thestrueturaleharaeteristiesofruralresidentialareaanditsstoriesinthestudyarea域居民点数量(个)居民点密度(个爪mZ)建筑结构比例(%)楼层数比例(%)砖混砖木土木I层2层3层及以_l石砌
Fig.3一1Thelayoutofruralresidentialareasinthestudyarea基于DEM、1:2000农村居民点体系图,并合1500多份居民点用地调查问卷,建立研究区居民点体系属性数据库。借助ARCGISg.3空间统计分析功能,测算出研究区以及西北、东北、东南三区域微地貌单元空间上居民点空间建筑结构及楼层数比例特征(见表3一1)。研究区居民点共1351个,平均密度为1.40个小mZ,集中分布在西北区。西北区居民点有724个,「If53.59%,密度达2.00个/hmZ;东北区有343个,:}r25.39%,密度达1.17个/hlll2;东南区最少为284个,。}了21.02%,密度达0.91个爪时。该区居民点的建筑结构由砖混结构、砖瓦结构、砖木结构、石砌结构、土木结构等五类组成。不同微地貌空间单元上居民点均以砖混和砖瓦结构为主,土木和石砌结构比例相对较小,同时建筑楼层数均以2层为土,还出现了少数3层及以上的房屋(主要分布于忠垫公路沿线两旁以及交通条件优越地方的居民点)。西北区内砖混结构的居民点比例尤为突出,占6832%,且2层楼的比例高达6935%,东北区和东南区内居民点虽仍以砖混结构为主,但砖瓦结构的比例明显较西北区有所增加,且1层和2层楼的比例差异较西北区小。表3一1研究区居民点建筑结构及楼层数Table3一1Thestrueturaleharaeteristiesofruralresidentialareaanditsstoriesinthestudyarea区域居民点数量居民点密度建筑结构比例(%)楼层数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石角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胡燕,胡玉福,邓良基,魏晋,王琛.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6)
[2]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方琳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8)
[3]中国农村居民点研究进展[J]. 何英彬,陈佑启,唐华俊,陈仲新,辛晓平,张保辉,李丹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4)
[4]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J]. 朱雪欣,王红梅,袁秀杰,侯欣欣.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6)
[5]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J]. 张建,程久苗,范树平,陈丹丹.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03)
[6]村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宜兴市8个村为例[J]. 石诗源,鲍志良,张小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8)
[7]基于Voronoi图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党国峰,杨玉霞,张晖.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4)
[8]基于GIS的独龙族居民点的空间分布[J]. 杨恒喜,沈树梅,史正涛. 林业调查规划. 2010(02)
[9]长江上游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J]. 吴楠,高吉喜,苏德毕力格,罗遵兰,李岱青.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03)
[10]平行岭谷区建设用地格局演变扩展的通道与低山阻隔效应[J]. 李阳兵,张阳阳. 地理研究. 2010(03)
硕士论文
[1]基于RS、GIS的太原市1976年~200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D]. 常芳.山西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04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0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