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缙云山不同林分下土壤有机碳及矿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11-26 15:10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最大的有机碳储存库,其微弱的变化就能影响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变化,其中森林土壤碳库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70%,因此如何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高效管理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缙云山5种典型林分: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及研究区内弃耕15 a的荒草地(对照土壤)为对象,采用矿化培养实验,分析了不同林分的土壤在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100 cm)中的有机碳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分类型、培养时长和土层深度均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中0~20 cm土层的矿化速率[11. 97~25. 12 mg·(kg·d)-1]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 <0. 05),其他土层间矿化速率[4. 79~6. 51mg·(kg·d)-1]无显著性差异. 5种林分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0~20 cm土层中竹林和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最高,分别为177. 66 mg·kg-1和120. 38 mg·kg-1,随着土层加深在...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 2019,40(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
    1.2 土壤样品采集
    1.3 测定方法
        1.3.1 指标测定
        1.3.2 矿化培养实验
    1.4 有机碳矿化过程拟合方程
        1.4.1 土壤有机碳矿化量
        1.4.2 土壤有机碳矿化动力学方程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缙云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
    2.2 缙云山不同林分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
    2.3 缙云山不同林分下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
    2.4 缙云山不同林分下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
    2.5 缙云山不同林分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动力学特征
3 讨论
    3.1 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3.2 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西亚高山3种典型森林土壤碳矿化特征[J]. 杨开军,杨万勤,贺若阳,庄丽燕,李志杰,聂富育,王壮,徐振锋.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5)
[2]不同温度条件下亚热带森林土壤碳矿化对氮磷添加的响应[J]. 刘玉槐,严员英,张艳杰,严月,赵玉皓,徐燕,陈伏生,葛体达,鲁顺保.  生态学报. 2017(23)
[3]可溶性有机质输入对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J]. 张政,蔡小真,唐偲頔,郭剑芬.  生态学报. 2017(22)
[4]中国温带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J]. 张玲,张东来,毛子军.  生态学报. 2017(19)
[5]水热变化对三峡水库消落带紫色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丁长欢,王莲阁,唐江,慈恩,谢德体.  环境科学. 2016(07)
[6]北方温带森林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J]. 樊金娟,李丹丹,张心昱,何念鹏,部金凤,王情,孙晓敏,温学发.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7]小兴安岭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季节动态[J]. 高菲,林维,崔晓阳.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8]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J]. 祁心,江长胜,郝庆菊,李鉴霖.  环境科学. 2015(10)
[9]亚热带天然阔叶林转换为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呼吸的影响[J]. 张睿,白杨,刘娟,姜培坤,周国模,吴家森,童志鹏,李永夫.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0)
[10]变温环境对典型石灰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王莲阁,高岩红,丁长欢,慈恩,谢德体.  环境科学. 2014(11)



本文编号:3520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20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5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