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东北风沙土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2 15:51
为准确评价构建风沙土合理耕层的土壤质量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东北风沙土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DS),利用最小数据集的耕作指数(TI-MDS)定量评价了耕作措施对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旨在为科学选择风沙土区耕作措施提供依据。试验始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一粮种场,设化肥、秸秆还田和有机肥3种施肥模式,常规、旋耕、翻耕、深翻和超深翻5种耕作方式,共15个处理。测定了玉米收获期0~20 cm耕层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阳离子交换量(CEC)、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容重、硬度、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孔隙度和渗透速率16项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全量耕作指数(TI-TDS)与TI-MDS的相关系数r为0.928,Nash有效系数Ef为0.761,偏差系数Er为0.079,TI-MDS取值范围为0.26~0.85,与玉米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7),故TI-MDS可作为定量评价土壤质量的指标。施有机肥处理土壤耕作指数达到Ⅱ级水平;秸秆还田耕作指数达到Ⅲ级水平;施化肥耕作指数达到Ⅲ级水平,这表明风沙土区施用有机...
【文章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土壤理化分析
1.4 最小数据集建立[7]
1.5 耕作指数计算[15]
1.6 耕作指数评价精度验证[16]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风沙土耕层土壤属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2.2 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
2.3 最小数据集合理性验证
2.4 耕作措施对东北风沙土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土壤耕作指数评价指标选择
3.2 土壤耕作指数评价土壤质量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影响[J]. 郝鲜俊,韩阳,张又丹,高文俊,罗园园,张凯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4)
[2]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乔云发,苗淑杰,陆欣春,姚婷,王铁成.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3)
[3]基于聚类及PCA分析的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J]. 金慧芳,史东梅,陈正发,刘益军,娄义宝,杨旭.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7)
[4]新疆棉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J]. 郑琦,王海江,吕新,董天宇,史晓艳,刘悦.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4)
[5]土壤侵蚀因素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影响[J]. 史东梅,蒋光毅,蒋平,娄义宝,丁文斌,金慧芳.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3)
[6]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方法[J]. 温延臣,李燕青,袁亮,李娟,李伟,林治安,赵秉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7)
[7]应用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J]. 徐尚起,张明园,孙国峰,汤文光,陈阜,张海林. 中国农业科学. 2011(19)
[8]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述评[J]. 王博文,陈立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02)
[9]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指标及其评价[J]. 刘占锋,傅伯杰,刘国华,朱永官. 生态学报. 2006(03)
[10]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J]. 苏永中,赵哈林.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0)
本文编号:3564456
【文章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土壤理化分析
1.4 最小数据集建立[7]
1.5 耕作指数计算[15]
1.6 耕作指数评价精度验证[16]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风沙土耕层土壤属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2.2 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
2.3 最小数据集合理性验证
2.4 耕作措施对东北风沙土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土壤耕作指数评价指标选择
3.2 土壤耕作指数评价土壤质量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影响[J]. 郝鲜俊,韩阳,张又丹,高文俊,罗园园,张凯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4)
[2]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乔云发,苗淑杰,陆欣春,姚婷,王铁成.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3)
[3]基于聚类及PCA分析的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J]. 金慧芳,史东梅,陈正发,刘益军,娄义宝,杨旭.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7)
[4]新疆棉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J]. 郑琦,王海江,吕新,董天宇,史晓艳,刘悦.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4)
[5]土壤侵蚀因素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影响[J]. 史东梅,蒋光毅,蒋平,娄义宝,丁文斌,金慧芳.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3)
[6]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方法[J]. 温延臣,李燕青,袁亮,李娟,李伟,林治安,赵秉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7)
[7]应用耕作指数评价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J]. 徐尚起,张明园,孙国峰,汤文光,陈阜,张海林. 中国农业科学. 2011(19)
[8]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述评[J]. 王博文,陈立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02)
[9]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指标及其评价[J]. 刘占锋,傅伯杰,刘国华,朱永官. 生态学报. 2006(03)
[10]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J]. 苏永中,赵哈林.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0)
本文编号:3564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6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