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添加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碳、氮矿化及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11 16:48
藏北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甸退化致使草地植被生产力降低,草地植被作为固定表土的生态屏障功能丧失,带来水土流失和地表荒漠化等问题。碳、氮养分补充作为补充土壤营养、恢复草地生产力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草地生态恢复工程中,但是其对草地土壤作用机制尚存在很多未知。其中土壤碳氮矿化及氮素转化率是理解外源添加物对生态作用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针对这个问题,在藏北高寒草甸土壤(围栏封育管理和自由放牧管理)开展两个实验:1、通过蔗糖、硝酸钾、植物残体(不加植物、加有机残落物、加根)添加,研究其对土壤原位矿化的影响;2、通过蔗糖(0、120、600kgC.ha-1)与K15NO3、与(NH4)2SO4添加,研究其对土壤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56d的原位培养,发现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日平均矿化速率以培养初期0-3d最为集中。土壤呼吸CO2-C释放累积量不仅与蔗糖添加量有关,而且与碳、氮及植物残体添加后所组成的土壤总C/N值有关,C添加量为600kg C·ha-1的土壤呼吸C02-C释放累积量和C02-C平均释放速率大于...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年7月7-9月29日,日均温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氮同位素技术在我国草地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J]. 王喜明,王媛,马丽娜,尚占环,郭瑞英. 中国草地学报. 2014(01)
[2]西藏高原日光温室菜地土壤碳、氮矿化特征研究[J]. 马丽娜,王喜明,代万安,潘剑玲,陈晓鹏,尚占环,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11)
[3]模拟放牧改变了氮添加作用下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分配模式[J]. 宗宁,石培礼,宋明华,林琳,马维玲,蔣婧,付刚,何永涛,张宪洲. 自然资源学报. 2012(10)
[4]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的影响[J]. 赵竑绯,赵阳,徐小牛. 生态学杂志. 2012(07)
[5]添加秸秆对土壤矿质氮量、微生物氮量和氮总矿化速率的影响[J]. 闫德智,王德建. 土壤通报. 2012(03)
[6]残落物混合分解对杨树-农作物复合系统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J]. 王意锟,方升佐,田野,唐罗忠.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2)
[7]高寒牧区草地沙化问题研究——以玛曲草原为例[J]. 王庆辉,窦学诚,龚大鑫. 干旱区地理. 2012(02)
[8]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3种高寒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 白洁冰,徐兴良,付刚,宋明华,何永涛,蒋婧.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4)
[9]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CO2排放对模拟氮沉降的早期响应[J]. 朱天鸿,程淑兰,方华军,于贵瑞,郑娇娇,李英年. 生态学报. 2011(10)
[10]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凋落物组成变化的响应[J]. 陈法霖,郑华,欧阳志云,张凯,屠乃美. 土壤学报. 2011(03)
博士论文
[1]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施肥和放牧的响应[D]. 杨中领.兰州大学 2011
[2]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兴元.兰州大学 2011
[3]长江源区沼泽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变化及其碳平衡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D]. 王俊峰.兰州大学 2008
[4]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特征及沙化驱动机制研究[D]. 王辉.兰州大学 2007
[5]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净氮矿化作用[D]. 王常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5
硕士论文
[1]碳、氮添加对藏北高寒草甸碳、氮平衡的影响[D]. 陈晓鹏.兰州大学 2013
[2]藏北当雄县天然草地改良及牧户饲草平衡供给模式研究[D]. 赵景学.兰州大学 2011
[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D]. 陈开华.青海师范大学 2010
[4]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比较研究[D]. 邢顺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青藏高原冈底斯造山带变质地质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孙云锴.成都理工大学 2010
[6]落叶松和白桦人工林土壤呼吸动态及其对压实的响应[D]. 何娜.东北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83120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年7月7-9月29日,日均温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碳、氮同位素技术在我国草地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J]. 王喜明,王媛,马丽娜,尚占环,郭瑞英. 中国草地学报. 2014(01)
[2]西藏高原日光温室菜地土壤碳、氮矿化特征研究[J]. 马丽娜,王喜明,代万安,潘剑玲,陈晓鹏,尚占环,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11)
[3]模拟放牧改变了氮添加作用下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分配模式[J]. 宗宁,石培礼,宋明华,林琳,马维玲,蔣婧,付刚,何永涛,张宪洲. 自然资源学报. 2012(10)
[4]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的影响[J]. 赵竑绯,赵阳,徐小牛. 生态学杂志. 2012(07)
[5]添加秸秆对土壤矿质氮量、微生物氮量和氮总矿化速率的影响[J]. 闫德智,王德建. 土壤通报. 2012(03)
[6]残落物混合分解对杨树-农作物复合系统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J]. 王意锟,方升佐,田野,唐罗忠.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2)
[7]高寒牧区草地沙化问题研究——以玛曲草原为例[J]. 王庆辉,窦学诚,龚大鑫. 干旱区地理. 2012(02)
[8]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3种高寒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 白洁冰,徐兴良,付刚,宋明华,何永涛,蒋婧.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4)
[9]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CO2排放对模拟氮沉降的早期响应[J]. 朱天鸿,程淑兰,方华军,于贵瑞,郑娇娇,李英年. 生态学报. 2011(10)
[10]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凋落物组成变化的响应[J]. 陈法霖,郑华,欧阳志云,张凯,屠乃美. 土壤学报. 2011(03)
博士论文
[1]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施肥和放牧的响应[D]. 杨中领.兰州大学 2011
[2]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兴元.兰州大学 2011
[3]长江源区沼泽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变化及其碳平衡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D]. 王俊峰.兰州大学 2008
[4]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特征及沙化驱动机制研究[D]. 王辉.兰州大学 2007
[5]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净氮矿化作用[D]. 王常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5
硕士论文
[1]碳、氮添加对藏北高寒草甸碳、氮平衡的影响[D]. 陈晓鹏.兰州大学 2013
[2]藏北当雄县天然草地改良及牧户饲草平衡供给模式研究[D]. 赵景学.兰州大学 2011
[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D]. 陈开华.青海师范大学 2010
[4]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比较研究[D]. 邢顺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青藏高原冈底斯造山带变质地质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孙云锴.成都理工大学 2010
[6]落叶松和白桦人工林土壤呼吸动态及其对压实的响应[D]. 何娜.东北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83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58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