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及生态退化时空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9 07:01
土地利用履被变化研究对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陆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地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学科交叉的不断深入,人类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也逐渐趋于多元化、深入化和典型化。本文利用陕西省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期遥感解译数据,在ARC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动态变化度、转类指数、景观指数、生态退化度指数等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对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陕西省各地生态系统构成差异显著,陕北地区以草地为主、关中地区以农田为主、陕南地区以森林为主。陕西省在2000~2010年十年间各类生态系统时空变化显著,其主要表现在农田生态系统转化为草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和灌丛生态系统。十年间,陕西省生态系统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格局走向完整,总体景观构成逐渐趋向复杂化、多样化。陕西省各区域景观构成复杂度从繁到简依次是陕北地区、陕南地区、关中地区。其中,西安市的平均斑块面积在这三年当中都是最大的,远高于平均水平;景观完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2000~2010年,陕西省各类生态系统均呈现不同程...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1.1 国外研究进展
1.2.1.2 国内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退化研究进展
1.2.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1.2.3.1 国外研究进展
1.2.3.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象气候
2.1.4 水文水质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及其变化
3.1.2 生态系统退化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3.2.2.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
3.2.2.2 Markov模型
3.2.2.3 景观格局指数
3.2.2.4 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率
3.2.2.5 森林退化指数
3.2.2.6 草地退化指数
3.2.2.7 湿地退化程度
3.3 技术路线
第四章 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4.1 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总体特征
4.1.1 2000~201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面积变化特征
4.1.2 2000~201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特征
4.1.2.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方向特征
4.1.2.2 ±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强度
4.1.2.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趋势
4.2 2000~2010年陕西省各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
4.2.1 森林生态系统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4.2.1.1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与构成特征
4.2.1.2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2 灌丛生态系统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4.2.2.1 灌丛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2.2 灌丛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3 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3.1 草地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3.2 草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4 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4.1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4.2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5 农田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5.1 农田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5.2 农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6 城镇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6.1 城镇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6.2 城镇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7 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7.1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7.2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3 2000~201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分析
第五章 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1 景观格局整体结构特征
5.2 景观格局分布特征
5.3 景观格局类型结构特征
第六章 生态环境退化时空特征分析
6.1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退化特征
6.1.1 森林退化
6.1.2 草地退化
6.1.3 湿地退化
6.2 生态系统退化的变化特征
6.2.1 森林退化
6.2.2 草地退化
6.2.3 湿地萎缩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NDVI的秦岭山地植被遥感物候及其与气温的响应关系——以陕西境内为例[J]. 马新萍,白红英,贺映娜,秦进. 地理科学. 2015(12)
[2]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前瞻[J]. 高雅,林慧龙. 草业学报. 2014(03)
[3]不同降雨量年份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灌丛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J]. 高丽,董婷婷,王育青,闫志坚,宝音陶格涛,王慧,戴雅婷.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8)
[4]中国湖泊、沼泽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 许凤娇,周德民,张翼然,牛振国. 生态学杂志. 2014(06)
[5]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维度价值评估方法[J]. 宋豫秦,张晓蕾. 生态学报. 2014(06)
[6]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肖强,肖洋,欧阳志云,徐卫华,向轼,李勇志. 生态学报. 2014(01)
[7]2000—2010年青海湖流域草地退化状况时空分析[J]. 骆成凤,许长军,游浩妍,靳生洪. 生态学报. 2013(14)
[8]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研究进展[J]. 谢高地,肖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6)
[9]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 程磊磊,郭浩,卢琦. 中国沙漠. 2013(01)
[10]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J]. 吴健生,王政,张理卿,宋静.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2)
博士论文
[1]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宗玮.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与植被恢复研究[D]. 郑忠明.华中农业大学 2011
[3]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 程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上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机制与环境效应[D]. 孟飞.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2000-2010陕西省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 樊相宁.西北大学 2015
[2]1987-2007年上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主要驱动力分析[D]. 郭家秀.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玛曲草地退化的成因及环境管理研究[D]. 曾明明.兰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32453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1.1 国外研究进展
1.2.1.2 国内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退化研究进展
1.2.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1.2.3.1 国外研究进展
1.2.3.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象气候
2.1.4 水文水质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及其变化
3.1.2 生态系统退化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3.2.2.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
3.2.2.2 Markov模型
3.2.2.3 景观格局指数
3.2.2.4 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率
3.2.2.5 森林退化指数
3.2.2.6 草地退化指数
3.2.2.7 湿地退化程度
3.3 技术路线
第四章 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4.1 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总体特征
4.1.1 2000~201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面积变化特征
4.1.2 2000~201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特征
4.1.2.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方向特征
4.1.2.2 ±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强度
4.1.2.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趋势
4.2 2000~2010年陕西省各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
4.2.1 森林生态系统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4.2.1.1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与构成特征
4.2.1.2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2 灌丛生态系统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4.2.2.1 灌丛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2.2 灌丛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3 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3.1 草地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3.2 草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4 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4.1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4.2 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5 农田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5.1 农田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5.2 农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6 城镇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6.1 城镇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6.2 城镇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2.7 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及其变化
4.2.7.1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构成特征
4.2.7.2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4.3 2000~201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分析
第五章 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1 景观格局整体结构特征
5.2 景观格局分布特征
5.3 景观格局类型结构特征
第六章 生态环境退化时空特征分析
6.1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退化特征
6.1.1 森林退化
6.1.2 草地退化
6.1.3 湿地退化
6.2 生态系统退化的变化特征
6.2.1 森林退化
6.2.2 草地退化
6.2.3 湿地萎缩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NDVI的秦岭山地植被遥感物候及其与气温的响应关系——以陕西境内为例[J]. 马新萍,白红英,贺映娜,秦进. 地理科学. 2015(12)
[2]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前瞻[J]. 高雅,林慧龙. 草业学报. 2014(03)
[3]不同降雨量年份鄂尔多斯高原油蒿灌丛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J]. 高丽,董婷婷,王育青,闫志坚,宝音陶格涛,王慧,戴雅婷.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8)
[4]中国湖泊、沼泽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 许凤娇,周德民,张翼然,牛振国. 生态学杂志. 2014(06)
[5]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维度价值评估方法[J]. 宋豫秦,张晓蕾. 生态学报. 2014(06)
[6]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肖强,肖洋,欧阳志云,徐卫华,向轼,李勇志. 生态学报. 2014(01)
[7]2000—2010年青海湖流域草地退化状况时空分析[J]. 骆成凤,许长军,游浩妍,靳生洪. 生态学报. 2013(14)
[8]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研究进展[J]. 谢高地,肖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6)
[9]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 程磊磊,郭浩,卢琦. 中国沙漠. 2013(01)
[10]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J]. 吴健生,王政,张理卿,宋静.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2)
博士论文
[1]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宗玮.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与植被恢复研究[D]. 郑忠明.华中农业大学 2011
[3]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 程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上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机制与环境效应[D]. 孟飞.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2000-2010陕西省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 樊相宁.西北大学 2015
[2]1987-2007年上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主要驱动力分析[D]. 郭家秀.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玛曲草地退化的成因及环境管理研究[D]. 曾明明.兰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32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3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