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区地域景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0 17:48
地域景观记载着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摩擦、交融的过程,体现着历史进程中人们对区域内自然的改造方式,传承着地域内人们对生存景观的理性意图和心理认同。在城市景观趋同的大背景下,研究某一地区地域景观的特征,记录其外在风貌,还原其历史过程,挖掘其内在规律,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有力补充,也能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拥有着近2200年历史的徽州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其地域景观也有着独特的风貌。本文通过对地域景观相关概念的解析,从分析影响徽州地区地域景观面貌的因素、解读徽州地区地域景观要素、归纳徽州传统地域景观逐渐消亡的原因、提出构建新地域景观的思路这4个部分入手对徽州地域景观风貌的现状情况和演变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着重对徽州地域景观中聚落、水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模式这3方面要素进行解读。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这一番青山碧水绕古村、林茶竹田相映衬的如画般的徽州景象的形成并不是巧合,它是历代徽州人在这片土地之上生活和耕作点滴的积淀,也承载每个徽州人对家乡的寄托与牵挂。 然而,城市化进程脚步匆匆,徽州传统地域景观的消亡不可避免。如何...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与历史沿革
1.3.1 研究范围及区位
1.3.2 历史沿革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地域景观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解析
2.1 地域的内涵与地域主义
2.1.1 地域
2.1.2 地域性和地域特征
2.1.3 传统地域主义和新地域主义
2.2 景观的内涵与景观意向
2.2.1 景观
2.2.2 景观意向
2.3 地域景观的内涵
2.3.1 地域景观概念的界定
2.3.2 传统地域景观
2.3.3 新地域景观
3 影响徽州地区地域景观风貌的主导因素
3.1 自然因素
3.1.1 气象气候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土壤
3.2 经济因素
3.3 文化因素
3.3.1 儒家思想
3.3.2 风水理念
3.3.3 宗族意识
3.3.4 风俗习惯
4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概述
4.1 徽州的自然山水环境
4.2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格局概述
4.2.1 总体格局
4.2.2 山间盆地景观格局
4.2.3 低丘河谷景观格局
4.2.4 中山山坞景观格局
4.3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要素概述
5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要素解读——聚落
5.1 聚落选址
5.1.1 河岸聚落
5.1.2 山地聚落
5.2 聚落分布
5.3 聚落形态
5.3.1 块状聚落
5.3.2 带状聚落
5.3.3 复合式聚落
5.4 聚落公共活动空间
6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要素解读——水利用方式
6.1 村落水系统与生活用水
6.1.1 水圳
6.1.2 湖沼
6.1.3 泉井
6.2 水路航运与滨水空间
6.2.1 水路航运
6.2.2 滨水节点
6.3 水利工程与农业灌溉
6.3.1 堨坝
6.3.2 水塘
6.3.3 沟渠
6.3.4 提水工具
7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要素解读——土地利用模式
7.1 农田
7.1.1 农田类型
7.1.2 主要作物
7.1.3 耕作制度
7.1.4 农耕用具
7.2 山林
7.2.1 山林类型
7.2.2 山林抚育方式
8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消亡和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8.1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消亡
8.1.1 去地域化自古就存在
8.1.2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消亡的原因
8.2 徽州传统地域景观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8.2.1 尊重场地现状特征和自然肌理
8.2.2 挖掘地域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8.2.3 应用当地建造经验和本土材料
9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徽州竹史考探[J]. 关传友. 世界竹藤通讯. 2012(04)
[2]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 朱建宁. 中国园林. 2011(11)
[3]徽州地区林业文化的概况及形成原因[J]. 关传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4]地域景观与景观心理[J]. 韩延明. 山西建筑. 2010(11)
[5]风景园林的地方性——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J]. 王云才. 建筑学报. 2009(12)
[6]少数民族地区新乡土设计:塑造一种融合与发展的地域景观[J]. 王彬汕. 中国园林. 2009(12)
[7]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图式语言及其传承[J]. 王云才. 中国园林. 2009(10)
[8]建筑: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历史景观[J]. 卢永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9]做一个神圣的风景园林师[J]. 朱建宁. 中国园林. 2008(01)
[10]新地域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 汪峰. 中国园林. 2007(12)
博士论文
[1]明清徽州山林经济与社会[D]. 李磊.安徽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徽州传统村落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分析与研究[D]. 陈旭东.合肥工业大学 2010
[2]徽州古村落地理景观特性与村落水口研究[D]. 阚陈劲.安徽农业大学 2009
[3]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估[D]. 李伟.合肥工业大学 2009
[4]环境变迁与徽商兴衰关系研究[D]. 孙黎丽.南京师范大学 2007
[5]明清时期徽商与徽州农业互动影响研究[D]. 章新芬.南京农业大学 2006
[6]六朝皖南农业开发研究[D]. 刘美.安徽师范大学 2006
[7]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 王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95021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与历史沿革
1.3.1 研究范围及区位
1.3.2 历史沿革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地域景观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解析
2.1 地域的内涵与地域主义
2.1.1 地域
2.1.2 地域性和地域特征
2.1.3 传统地域主义和新地域主义
2.2 景观的内涵与景观意向
2.2.1 景观
2.2.2 景观意向
2.3 地域景观的内涵
2.3.1 地域景观概念的界定
2.3.2 传统地域景观
2.3.3 新地域景观
3 影响徽州地区地域景观风貌的主导因素
3.1 自然因素
3.1.1 气象气候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土壤
3.2 经济因素
3.3 文化因素
3.3.1 儒家思想
3.3.2 风水理念
3.3.3 宗族意识
3.3.4 风俗习惯
4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概述
4.1 徽州的自然山水环境
4.2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格局概述
4.2.1 总体格局
4.2.2 山间盆地景观格局
4.2.3 低丘河谷景观格局
4.2.4 中山山坞景观格局
4.3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要素概述
5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要素解读——聚落
5.1 聚落选址
5.1.1 河岸聚落
5.1.2 山地聚落
5.2 聚落分布
5.3 聚落形态
5.3.1 块状聚落
5.3.2 带状聚落
5.3.3 复合式聚落
5.4 聚落公共活动空间
6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要素解读——水利用方式
6.1 村落水系统与生活用水
6.1.1 水圳
6.1.2 湖沼
6.1.3 泉井
6.2 水路航运与滨水空间
6.2.1 水路航运
6.2.2 滨水节点
6.3 水利工程与农业灌溉
6.3.1 堨坝
6.3.2 水塘
6.3.3 沟渠
6.3.4 提水工具
7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要素解读——土地利用模式
7.1 农田
7.1.1 农田类型
7.1.2 主要作物
7.1.3 耕作制度
7.1.4 农耕用具
7.2 山林
7.2.1 山林类型
7.2.2 山林抚育方式
8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消亡和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8.1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消亡
8.1.1 去地域化自古就存在
8.1.2 徽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消亡的原因
8.2 徽州传统地域景观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8.2.1 尊重场地现状特征和自然肌理
8.2.2 挖掘地域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8.2.3 应用当地建造经验和本土材料
9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徽州竹史考探[J]. 关传友. 世界竹藤通讯. 2012(04)
[2]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 朱建宁. 中国园林. 2011(11)
[3]徽州地区林业文化的概况及形成原因[J]. 关传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4]地域景观与景观心理[J]. 韩延明. 山西建筑. 2010(11)
[5]风景园林的地方性——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J]. 王云才. 建筑学报. 2009(12)
[6]少数民族地区新乡土设计:塑造一种融合与发展的地域景观[J]. 王彬汕. 中国园林. 2009(12)
[7]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图式语言及其传承[J]. 王云才. 中国园林. 2009(10)
[8]建筑: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历史景观[J]. 卢永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9]做一个神圣的风景园林师[J]. 朱建宁. 中国园林. 2008(01)
[10]新地域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 汪峰. 中国园林. 2007(12)
博士论文
[1]明清徽州山林经济与社会[D]. 李磊.安徽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徽州传统村落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分析与研究[D]. 陈旭东.合肥工业大学 2010
[2]徽州古村落地理景观特性与村落水口研究[D]. 阚陈劲.安徽农业大学 2009
[3]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估[D]. 李伟.合肥工业大学 2009
[4]环境变迁与徽商兴衰关系研究[D]. 孙黎丽.南京师范大学 2007
[5]明清时期徽商与徽州农业互动影响研究[D]. 章新芬.南京农业大学 2006
[6]六朝皖南农业开发研究[D]. 刘美.安徽师范大学 2006
[7]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 王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95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9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