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海南岛天然草地有机碳分布格局及碳储量估算

发布时间:2022-10-31 21:43
  海南岛草地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区域的草地碳储量尚不明确。以海南岛主要的3种草地类型(低地盐化草甸、热性灌草丛、热性草丛)为研究对象,共设置26个1 hm2的大样地,采用收获法收集地上活体植物、凋落物样品,采用根钻和土钻分7层分别采集地下生物量和土壤样品,经室内样品测定,分析草地的地上活体、凋落物、根系生物量以及各生物量和土壤的碳密度,并结合海南岛草地分布图,研究海南岛草地的碳密度分布格局及碳储量现状。结果表明:3种草地类型地上活体、土壤及生态系统碳密度表现为热性灌草丛>热性草丛>低地盐化草甸;凋落物、根系碳密度表现为热性草丛>热性灌草丛>低地盐化草甸,其中,低地盐化草甸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生态系统碳密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类草地(P<0.05),3类草地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植被碳密度为407.8-478.7 g·m-2,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9.5%-13.2%,土壤有机碳密度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贡献最大,为2694.8-4539.3 g·m-2,占86.9%-90.5%。估算海南岛2 333 km2草地面积的碳储量约为11.4 Tg。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1.3 碳密度计算
    1.4 数据来源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地生物量
    2.2 草地地上碳密度
    2.3 草地地下碳密度
    2.4 草地生态系统碳密度
    2.5 海南岛碳储量估计
3 讨论
    3.1 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碳密度比较
    3.2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密度差异
    3.3 海南岛草地碳储量估算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0s-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变化(英文)[J]. 徐丽,于贵瑞,何念鹏.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01)
[2]2001-2014年海南岛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J]. 罗红霞,戴声佩,刘恩平,谢铮辉,李茂芬.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5)
[3]植被退化对温带典型草原根系-土壤系统碳氮分配的影响[J]. 邬嘉华,庞惠,卓义,王立新,王凤歌,徐智超,武胜男,杨劼,温璐.  生态学报. 2018(15)
[4]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研究[J]. 白永飞,陈世苹.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3)
[5]河南典型暖(热)性草地固碳特征及区域差异[J]. 赵威,李琳,王艳杰,李亚鸽,王艳芳,王馨.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6)
[6]三江源区退化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J]. 张蕊,李飞,王媛,马丽娜,桑潮,王力,郭瑞英,赵学勇,尚占环.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2)
[7]河北省天然草地生物量和碳密度空间分布格局[J]. 岑宇,王成栋,张震,任侠,刘美珍,杨帆.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3)
[8]山东省暖性草丛生态系统碳库现状和碳通量季节变化特征[J]. 李永强,董智,丁晨曦,王雅楣,贾继文,张佳楠,焦树英.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3)
[9]山西典型天然草地碳分布特征及碳储量估算[J]. 张智袁,李刚,张宾宾,赵祥,任国华,董宽虎,高文俊,王永新.  草地学报. 2017(01)
[10]中国草地碳储量时空动态模拟研究[J]. 张利,周广胜,汲玉河,白永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10)

博士论文
[1]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及其影响机制[D]. 王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5

硕士论文
[1]遥感过程模型应用于中国南方草地近30年碳储量变化的研究[D]. 刘思瑶.成都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99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99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