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火干扰对帽儿山次生林土壤呼吸组分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21 10:47
选择帽儿山实验林场次生林中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中度火干扰后的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进行量化和分离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定量分析,揭示中度火干扰后,短期内生长季土壤呼吸组分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度火烧后,短期内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土壤呼吸速率(Rs)不存在显著差异;火后土壤异氧呼吸速率(Rh)升高约18.6%,土壤自养呼吸速率(Ra)显著降低约41.9%(P<0.05);温度是控制该地区土壤呼吸组分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火干扰后,土壤呼吸、土壤异氧呼吸和土壤自养呼吸的Q10值(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与对照样地相比均降低,说明中度火干扰后,帽儿山地区次生林生态系统,短期内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火干扰后,土壤深度5 cm和10 cm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上升31.2%和7.3%。因此,对火干扰后,帽儿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定量分析,为火干扰后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土壤呼吸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火干扰后,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
3.2 火干扰后,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
3.3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3.4 火干扰后, 短期土壤可溶性碳 (TOC) 、土壤微生物碳 (MBC) 、土壤微生物氮 (MBC) 质量分
3.5 火干扰后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10变化
4 讨论
4.1 火干扰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
4.2 火干扰后, 土壤呼吸组分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4.3 火干扰后, 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碳氮比的动态变化
4.4 火干扰后, 温度敏感系数Q10值的变化
5 结论
本文编号:374758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土壤呼吸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火干扰后, 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
3.2 火干扰后,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
3.3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3.4 火干扰后, 短期土壤可溶性碳 (TOC) 、土壤微生物碳 (MBC) 、土壤微生物氮 (MBC) 质量分
3.5 火干扰后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10变化
4 讨论
4.1 火干扰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
4.2 火干扰后, 土壤呼吸组分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4.3 火干扰后, 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碳氮比的动态变化
4.4 火干扰后, 温度敏感系数Q10值的变化
5 结论
本文编号:3747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4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