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峰丛洼地形态数量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贵州南部斜坡地带为例

发布时间:2023-03-11 17:43
  为揭示贵州南部斜坡地带连片峰丛洼地形态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规律,本文运用了Arc GIS9.3、Erdas9.2、SPSS19.0、GS+3.0等软件对峰丛洼地各形态数据提取与分析,发现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峰丛洼地的相对高差主要分布在100-200m和200-300m范围内,峰丛面积主要分布在10.59-41.63hm2范围内,洼地面积绝大多数小于1.52hm2。(2)、不同岩性条件对相对高差、峰丛洼地面积及平均坡度发育有一定差异,同时也表现出一定规律,如:如安龙地区在连续性白云岩条件下更易形成较深的峰丛洼地,荔波地区内的灰岩白云岩互层更易发育成深峰丛洼地,平塘西地区连续性灰岩比灰岩碎屑岩互层更易发育较深峰丛洼地;连续性白云岩、灰岩白云岩互层、灰岩碎屑岩互层易发育较大的峰丛和洼地;安龙地区连续性白云岩多发育较小平均坡度的峰丛洼地,兴义东地区连续性灰岩条件下发育的峰丛洼地平均坡度更大,紫云-罗甸-望谟地区灰岩白云岩互层较连续性灰岩更易发育较大平均坡度的峰丛洼地。(3)、不同高程对峰丛洼地发育有一定控制作用,如:荔波地区随着峰顶高程的增加相对高差数值趋向于大和小的方向开始发育...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资料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三章 贵州南部斜坡地带峰丛洼地形态数量特征
    3.1 峰丛洼地的概念
    3.2 峰丛洼地相对高差分析
        3.2.1 峰丛洼地相对高差总体特征
        3.2.2 不同岩性背景下的峰丛洼地相对高差分析
        3.2.3 不同高程梯度峰丛洼地相对高差分析
    3.3 峰丛洼地各类面积分析
        3.3.1 不同岩性背景下的峰丛洼地面积分析
        3.3.2 不同海拔高程梯度峰丛洼地面积比分析
    3.4 峰丛洼地坡度分析
        3.4.1 不同岩性条件下的峰丛洼地坡度分析
        3.4.2 不同海拔高程梯度峰丛洼地坡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南部斜坡地带峰丛洼地空间格局研究
    4.1 基于不同高程类型特征的峰丛洼地空间格局研究
        4.1.1 不同高程类型各向变异分析
        4.1.2 不同高程类型空间格局特征
    4.2 基于峰丛洼地面积的空间格局研究
        4.2.1 不同面积类型各向变异分析
        4.2.2 不同面积类型空间格局特征
    4.3 基于坡度特征的峰丛洼地空间格局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南部斜坡地带峰丛洼地各形态数量间的相关性研究
    5.1 高程与面积之间的相关性
    5.2 高程与坡度之间的相关性
    5.3 坡度与各类面积之间的相关性
    5.4 不同区域峰丛洼地形态参数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南部斜坡地带峰丛洼地类型划分
    6.1 基于相对高差条件下的峰丛洼地类型划分
    6.2 基于不同面积下的峰丛洼地类型划分
        6.2.1 基于洼地面积的峰丛洼地类型划分
        6.2.2 基于峰丛面积的峰丛洼地类型划分
    6.3 基于综合数量特征的峰丛洼地类型划分
        6.3.1 基于相对高差与峰丛面积的峰丛洼地类型划分
        6.3.2 基于洼地和峰丛面积的峰丛洼地类型划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问题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9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59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