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联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广东罗浮山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
发布时间:2024-02-04 17:31
实践教学基地是教学、科研、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以及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仅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教学、科研、应用和示范推广的需要。因此,基于协同联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必要。文章以广东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广东罗浮山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探索"多方协同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基地建设模式。围绕"协同联动、合作发展"这一主线,开展多层次的协同联动与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野外实践基地建设步伐,并为省内地方高校的地学类、环境科学类和生命科学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改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
二、协同联动建设模式及内容
(一)协同联动建设模式
(二)协同联动建设内容
1. 加强校间协同联动工作。
2. 加强校内协同联动工作。
3. 继续完善基地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
4. 加强基地的软硬件建设。
5. 继续加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6. 利用基地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
7. 积极探索基地协同共享机制。
三、建设成效及展望
(一)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编号:389559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
二、协同联动建设模式及内容
(一)协同联动建设模式
(二)协同联动建设内容
1. 加强校间协同联动工作。
2. 加强校内协同联动工作。
3. 继续完善基地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
4. 加强基地的软硬件建设。
5. 继续加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6. 利用基地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
7. 积极探索基地协同共享机制。
三、建设成效及展望
(一)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编号:3895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89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