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露天矿区重构土壤典型物理性质与生物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4-11-02 22:16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为例,将南、北排土场复垦地作为研究对象,以未损毁地作为对照,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复垦地重构土壤典型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与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以期为草原矿区土壤重构与植被重建提供实践支撑。结果表明:(1)复垦地土壤容重与含水率相关性强度略低于未损毁地,复垦时间越长重构土壤容重与含水率的负相关性越显著;(2)复垦地植被生物量的均值都高于未损毁地,复垦后的土壤环境因子促进了排土场生态系统的重建;(3)在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与含水率呈负相关性,生物量与容重相关性极弱或无相关,但生物量与含水率呈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表层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植被生物量的重要因子。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2.1 土壤样品采集
1.2.2 草本样品采集
1.3 研究方法
1.3.1土壤容重
1.3.2 土壤含水率
1.3.3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典型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及相关性
2.1.1 复垦地与未损毁地典型土壤物理性质的总体差异及相关性
2.1.2 复垦地与未损毁地典型土壤物理性质的垂向差异及相关性
2.2 各类型区生物量的差异
2.3 生物量与土壤典型物理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
4 讨论
本文编号:401022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2.1 土壤样品采集
1.2.2 草本样品采集
1.3 研究方法
1.3.1土壤容重
1.3.2 土壤含水率
1.3.3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典型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及相关性
2.1.1 复垦地与未损毁地典型土壤物理性质的总体差异及相关性
2.1.2 复垦地与未损毁地典型土壤物理性质的垂向差异及相关性
2.2 各类型区生物量的差异
2.3 生物量与土壤典型物理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
4 讨论
本文编号:4010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40102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