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列宁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9:50
  妇女解放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由于妇女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其所遭受压迫的特殊性,妇女解放不仅关系到妇女本身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更关系到人类自身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能否实现;由于妇女所遭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要实现真正彻底的妇女解放又需要以无产阶级和人类彻底解放为先决条件。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者敏锐地意识到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始终重视妇女的重要作用并密切关注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他们在革命理论创建、革命实践以及革命成功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忠实的信仰者和践行者的革命导师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基础上,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妇女解放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家妇女解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列宁妇女解放思想进行了阐述。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列宁妇女解放思想在建构过程中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列宁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在列宁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介绍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
        (一) 主要内容
        (二) 主要结构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三)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列宁妇女解放形成的基本内容
    一、妇女解放概念的提出和涵义
        (一) 妇女解放概念的提出
        (二) 妇女解放的涵义
    二、列宁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的加剧
        (二) 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生存现状的恶化
    三、列宁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分析女性受压迫根源和解放条件、道路
        (二) 倍倍尔的妇女解放思想:阐述女性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
        (三) 蔡特金的妇女解放思想:提出阶级利益高于性别利益的观点
        (四) 柯伦泰的妇女解放思想:探索争取劳动妇女解放具体途径
第二章 列宁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主旨
    一、妇女重要地位和社会作用
        (一) 妇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妇女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推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三) 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积极贡献
    二、妇女所受压迫根源和实质
        (一) 妇女所受压迫内容的具体阐发
        (二) 女性所受压迫根源是私有制,实质是阶级压迫
第三章 列宁妇女解放思想实施的具体路径
    一、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制定男女平等的法律
    二、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保障妇女的政治权利
    三、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吸引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四、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保障妇女婚姻自由
第四章 列宁妇女解放思想对当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妇女发展道路内涵
    二、列宁妇女解放思想对我国妇女解放的启示
        (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促进妇女自由全面发展
        (二) 提高女性政治参与水平,推动妇女政治地位提高
        (三) 采取积极劳动保护措施,扩大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规模
        (四) 完善落实具体措施,保障妇女婚姻自由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列宁妇幼卫生思想述评[J]. 冯海波,崔伟.  延边党校学报. 2011(01)
[2]俄罗斯妇女运动及列宁斯大林的妇女理论[J]. 于一.  中国妇运. 2010(12)
[3]列宁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实践性探究[J]. 李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5)
[4]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第二座里程碑——列宁的人权思想研究[J]. 张国安.  理论探讨. 2009(02)
[5]列宁社会主义劳动就业思想研究[J]. 黄刚.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6]列宁、斯大林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实践浅析[J]. 吴琼,高静文.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03)
[7]提升女性社会参与能力促进性别平等[J]. 韩瑞华.  前沿. 2005(07)
[8]彰显与隐约——第一、第二国际的妇女政策对共产国际及早期中共的影响[J]. 王向贤.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9]职业性别歧视:原因和对策——谈女大学生、女研究生为何找工作难[J]. 陆方文.  妇女研究论丛. 2000(04)
[10]妇女解放的实质和方向[J]. 潘畅和.  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2)



本文编号:3135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35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