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性治理研究 ——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2 08:01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与城镇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相比,有着区域面积大、管控难度高、农民参与积极性低、政府相关投入严重不足等特点。但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满足农民安居乐业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对上海市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既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剖析了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对策措施。本文认为,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形成、政府对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的投入逐步加大、发动组织村民等社会力量投入治安防控工作、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表达及救济机制。但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看,缺陷与不足也很明显,表现为:管制模式下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主体单一、投入不足,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政府及本地农民对外来人员缺乏应有的信任等。为扭转此种局面,应借鉴北京市、浙江诸暨枫桥、河北邯郸磁县等地的有益经验,着力构建起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治理机制:通过村综治(群众)工作服务站的再创新、改进“民警兼任村官制度”来实现郊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的有机整合;强化区镇...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1.3.1 课题研究的目标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1.3.3 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实证研究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4.3 调查问卷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2章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及整体性治理理论概述
2.1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内涵、特征及重要性
2.1.1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含义
2.1.2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特征
2.1.3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性
2.2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2.2.1 以公民需求为政府运作的核心
2.2.2 强调预防、注重结果导向
2.2.3 强调多主体的合作、协调及政府内部的整合
2.2.4 强调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整合
2.2.5 注重信任与责任感建设
2.3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的构建
2.3.1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应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2.3.2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需要各参与主体进行整合协作
2.3.3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需要参与各方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并彼此信任
第3章 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现状
3.1 金山区农村社会概况
3.1.1 农业发展情况
3.1.2 农村社会情况
3.1.3 农民生活及保障情况
3.1.4 农村外来人口情况
3.2 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
3.2.1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形成
3.2.2 政府对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的投入逐步加大
3.2.3 发动组织村民等社会力量投入治安防控工作
3.2.4 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表达及救济机制
3.3 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存在的不足
3.3.1 社会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
3.3.2 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缺陷
第4章 构建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性治理机制的途径
4.1 实现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的有机整合
4.1.1 村综治(群众)工作服务站的再创新
4.1.2 改进“民警兼任村官制度”
4.2 引导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社区化、网络化、市场化
4.2.1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社区化
4.2.2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化
4.2.3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市场化
4.3 不断加大政府对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投入
4.3.1 加装农村地区治安探头
4.3.2 加强镇村道路上车辆的高清抓拍系统建设
4.3.3 适当增加镇派出所协警的编制名额
4.4 发动各类非公组织、村民个体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安防控
4.4.1 发挥村委会及党支部的主导作用
4.4.2 村域内企业要管好自己的人和事、承担好社会责任
4.4.3 农村民间组织要当好配角
4.4.4 村民要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到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去
4.4.5 平等对待外来人口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安防控主体多元化演变的理论基础[J]. 杨锦炎.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2(03)
[2]论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 祝天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3]天津远郊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探讨[J]. 吴静雯,刘翠云. 小城镇建设. 2011(08)
[4]整体性治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J]. 崔会敏.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5]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J]. 许远旺,卢璐. 中州学刊. 2011(01)
[6]从治理到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理论的提出、内涵及模式[J]. 苏敬媛.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09)
[7]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J]. 李莉,卢福营. 人民论坛. 2010(17)
[8]迈向整体性治理:政府改革的整体性策略及在中国的适用性[J]. 胡佳.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5)
[9]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 胡象明,唐波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10]关于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J]. 张艳娥. 农村经济. 2010(01)
硕士论文
[1]社会转型视野中的乡村治理[D]. 吴克伟.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2476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1.3.1 课题研究的目标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1.3.3 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实证研究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4.3 调查问卷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2章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及整体性治理理论概述
2.1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内涵、特征及重要性
2.1.1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含义
2.1.2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特征
2.1.3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性
2.2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2.2.1 以公民需求为政府运作的核心
2.2.2 强调预防、注重结果导向
2.2.3 强调多主体的合作、协调及政府内部的整合
2.2.4 强调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整合
2.2.5 注重信任与责任感建设
2.3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的构建
2.3.1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应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2.3.2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需要各参与主体进行整合协作
2.3.3 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需要参与各方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并彼此信任
第3章 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现状
3.1 金山区农村社会概况
3.1.1 农业发展情况
3.1.2 农村社会情况
3.1.3 农民生活及保障情况
3.1.4 农村外来人口情况
3.2 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
3.2.1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形成
3.2.2 政府对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的投入逐步加大
3.2.3 发动组织村民等社会力量投入治安防控工作
3.2.4 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表达及救济机制
3.3 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存在的不足
3.3.1 社会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
3.3.2 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缺陷
第4章 构建金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性治理机制的途径
4.1 实现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的有机整合
4.1.1 村综治(群众)工作服务站的再创新
4.1.2 改进“民警兼任村官制度”
4.2 引导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社区化、网络化、市场化
4.2.1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社区化
4.2.2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化
4.2.3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市场化
4.3 不断加大政府对城郊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投入
4.3.1 加装农村地区治安探头
4.3.2 加强镇村道路上车辆的高清抓拍系统建设
4.3.3 适当增加镇派出所协警的编制名额
4.4 发动各类非公组织、村民个体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安防控
4.4.1 发挥村委会及党支部的主导作用
4.4.2 村域内企业要管好自己的人和事、承担好社会责任
4.4.3 农村民间组织要当好配角
4.4.4 村民要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到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去
4.4.5 平等对待外来人口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治安防控主体多元化演变的理论基础[J]. 杨锦炎.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2(03)
[2]论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 祝天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3]天津远郊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探讨[J]. 吴静雯,刘翠云. 小城镇建设. 2011(08)
[4]整体性治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J]. 崔会敏.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5]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J]. 许远旺,卢璐. 中州学刊. 2011(01)
[6]从治理到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理论的提出、内涵及模式[J]. 苏敬媛.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09)
[7]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J]. 李莉,卢福营. 人民论坛. 2010(17)
[8]迈向整体性治理:政府改革的整体性策略及在中国的适用性[J]. 胡佳.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5)
[9]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 胡象明,唐波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10]关于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J]. 张艳娥. 农村经济. 2010(01)
硕士论文
[1]社会转型视野中的乡村治理[D]. 吴克伟.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2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4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