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农民公共精神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09: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要求之一是实现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农民则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主体性力量。公共精神的内涵包括人们关怀公共利益、参与公共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等。培育并提高农民的公共精神是调动农民公共行为、参与乡村公共生活、维护村庄秩序,进而支撑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上,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前崖下村为个案,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公共伦理、公共空间、公共事务参与和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对农民公共精神的相关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公共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缺失,表现在伦理道德价值观下滑、参与公共生活空间萎缩、公共参与利己性以及彼此间信任度降低等。并且农民公共精神缺失对乡村的秩序性、乡村公共活动开展和公共事业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出巨大考验。影响农民公共精神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认为造成农民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现代因素。如何构建农民公共精神对乡村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本文从促进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和完善乡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推进乡村文化...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您对不赡养老人这种行为怎么看
视了对孩子的影响。当对离婚这种行为态度进行调查时,如图 3-2,村民习以常,77.8%的村民认为离婚的这种行为依个人情况而定,选择不负责任的村民占 14.81%,从中可看出婚姻已逃脱了家庭责任的限制,大部分村民更多的考的是个体的感受,在市场经济工具理性观影响下,人们考虑事情变得利己和金化,而忽略了有关家庭责任承担的部分,村民对这些问题的反映态度实际能够射出其对待社会责任的一种行为状态。
图 3-3 本村社会组织的数量如何(3)公共事务的参与性不高,私人利益成为参与的动力对村庄公共事务的参与性体现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村民与乡村建立社会链接的重要纽带是建立在对乡村的认同和归属的基础上,村民对村庄归属感越强烈,就越能促进其对村庄治理发展承担义务和责任。我们从村民对村庄内部公共物品供给、政治参与和公益事业的参与来进行分析。① 村庄内部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传统社会和集体社会时期,村庄的大部分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都是由国家出资,村民一起积极主动维修和建设,然而目前对乡村公共基础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如图 3-4,42.59%的村民表示出对村内集体基础设施的建设几乎不参加,35.19%的人选择参与一般,20.37%的人偶尔参加,而表现出非常高的参与性的人只占 1.85%。一事一议制度是村庄自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制度,以国家资助、村民参与和社会支持的筹资方式开展,对这一项进行调查,被问及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公共精神的培育[J]. 赖纯胜. 学术论坛. 2015(04)
[2]公民社会与治理现代化[J]. 王名,刘国翰. 开放时代. 2014(06)
[3]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诠释与实践路径[J]. 陈亮,王彩波. 重庆社会科学. 2014(09)
[4]城市基层合作治理视域下的社区公共性重构[J]. 高红. 南京社会科学. 2014(06)
[5]文化: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持久动力[J]. 金太军. 阅江学刊. 2012(04)
[6]公共治理视域下乡村公共精神的缺失与重构[J]. 王丽. 行政论坛. 2012(04)
[7]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J]. 李友梅. 学术月刊. 2012(07)
[8]试论公共精神的哲学意蕴——基于现代性的考量[J]. 刘鑫淼.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9]论公共精神[J]. 褚松燕. 探索与争鸣. 2012(01)
[10]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文化精神基础[J]. 陈立旭. 浙江学刊. 2012(01)
本文编号:3246817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您对不赡养老人这种行为怎么看
视了对孩子的影响。当对离婚这种行为态度进行调查时,如图 3-2,村民习以常,77.8%的村民认为离婚的这种行为依个人情况而定,选择不负责任的村民占 14.81%,从中可看出婚姻已逃脱了家庭责任的限制,大部分村民更多的考的是个体的感受,在市场经济工具理性观影响下,人们考虑事情变得利己和金化,而忽略了有关家庭责任承担的部分,村民对这些问题的反映态度实际能够射出其对待社会责任的一种行为状态。
图 3-3 本村社会组织的数量如何(3)公共事务的参与性不高,私人利益成为参与的动力对村庄公共事务的参与性体现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村民与乡村建立社会链接的重要纽带是建立在对乡村的认同和归属的基础上,村民对村庄归属感越强烈,就越能促进其对村庄治理发展承担义务和责任。我们从村民对村庄内部公共物品供给、政治参与和公益事业的参与来进行分析。① 村庄内部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传统社会和集体社会时期,村庄的大部分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都是由国家出资,村民一起积极主动维修和建设,然而目前对乡村公共基础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如图 3-4,42.59%的村民表示出对村内集体基础设施的建设几乎不参加,35.19%的人选择参与一般,20.37%的人偶尔参加,而表现出非常高的参与性的人只占 1.85%。一事一议制度是村庄自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制度,以国家资助、村民参与和社会支持的筹资方式开展,对这一项进行调查,被问及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公共精神的培育[J]. 赖纯胜. 学术论坛. 2015(04)
[2]公民社会与治理现代化[J]. 王名,刘国翰. 开放时代. 2014(06)
[3]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诠释与实践路径[J]. 陈亮,王彩波. 重庆社会科学. 2014(09)
[4]城市基层合作治理视域下的社区公共性重构[J]. 高红. 南京社会科学. 2014(06)
[5]文化: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持久动力[J]. 金太军. 阅江学刊. 2012(04)
[6]公共治理视域下乡村公共精神的缺失与重构[J]. 王丽. 行政论坛. 2012(04)
[7]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J]. 李友梅. 学术月刊. 2012(07)
[8]试论公共精神的哲学意蕴——基于现代性的考量[J]. 刘鑫淼.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9]论公共精神[J]. 褚松燕. 探索与争鸣. 2012(01)
[10]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文化精神基础[J]. 陈立旭. 浙江学刊. 2012(01)
本文编号:3246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4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