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自治的中国特色、独特优势与推进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02 07:3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当前,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历史性变迁,基层群众自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上要求按照科学、民主、法治的现代化取向,继续深入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从体制机制上全面保障和落实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各项民主权利。
【文章来源】: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 2020,(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基层群众自治的中国特色
1. 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的根本原则。
2. 基层群众自治的性质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民主。
二、基层群众自治的独特优势
1. 实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与国家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
2. 实现渐进性发展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机统一。
3. 实现维护群众利益与培养群众民主素质的有机统一。
三、新时代基层群众自治的推进路径
1.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着力增强党对基层群众自治的领导。
2. 以自治为方向,着力解决基层自治组织过度行政化问题。
3.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四个民主”均衡发展。
4. 以社会组织建设为载体,着力提高群众的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两委交叉任职的运行逻辑与现实困境:基于“嵌入理论”的分析[J]. 晏东.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2]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何种民主?何以民主?[J]. 刘伟,刘瑾. 领导科学论坛. 2016(01)
[3]乡镇体制改革:争论、困境与策略[J]. 唐井环,于水.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4]国家、组织化与社会秩序——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再思考[J]. 吴兴智.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5]青县模式:一种我国村庄治理的创新机制[J]. 翁鸣. 理论探讨. 2011(05)
[6]宗族与农民的政治参与——对浙中祝村的经验研究[J]. 冯婷. 浙江学刊. 2010(06)
[7]“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构建[J]. 燕继荣.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03)
[8]农村治理转型与制度创新——河北省武安市“一制三化”经验的调查与思考[J]. 何增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06)
[9]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J]. 林尚立. 政治学研究. 1999(04)
本文编号:3260037
【文章来源】: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 2020,(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基层群众自治的中国特色
1. 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的根本原则。
2. 基层群众自治的性质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民主。
二、基层群众自治的独特优势
1. 实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与国家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
2. 实现渐进性发展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机统一。
3. 实现维护群众利益与培养群众民主素质的有机统一。
三、新时代基层群众自治的推进路径
1.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着力增强党对基层群众自治的领导。
2. 以自治为方向,着力解决基层自治组织过度行政化问题。
3.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四个民主”均衡发展。
4. 以社会组织建设为载体,着力提高群众的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两委交叉任职的运行逻辑与现实困境:基于“嵌入理论”的分析[J]. 晏东.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2]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何种民主?何以民主?[J]. 刘伟,刘瑾. 领导科学论坛. 2016(01)
[3]乡镇体制改革:争论、困境与策略[J]. 唐井环,于水.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4]国家、组织化与社会秩序——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再思考[J]. 吴兴智.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5]青县模式:一种我国村庄治理的创新机制[J]. 翁鸣. 理论探讨. 2011(05)
[6]宗族与农民的政治参与——对浙中祝村的经验研究[J]. 冯婷. 浙江学刊. 2010(06)
[7]“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构建[J]. 燕继荣.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03)
[8]农村治理转型与制度创新——河北省武安市“一制三化”经验的调查与思考[J]. 何增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06)
[9]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J]. 林尚立. 政治学研究. 1999(04)
本文编号:3260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6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