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治理抑或行政治理:乡村治理模式选择——基于重庆、江西两地乡村治理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1-07-06 11:52
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动力,而资源是乡村治理的活力支撑。在地方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存在一个衔接二者关系的接点中间层,以接点主体的资源汲取能力与村民的资源获得感为基本脉络,对重庆与江西两地村庄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以重庆Z村为代表的乡贤治理架构,资源汲取能力弱,但村民资源获得感强;以江西S村为代表的行政主导逻辑,资源汲取能力强,但村民资源获得感弱。乡村治理实效应是汲取能力与获得感之间的协同正效应,但在无法达致这一理想治理实效状态下,选择偏向于自治化的乡贤治理将更有利于村庄治理的稳定性。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重庆Z村:乡贤治理
(一)生成机理:道德型权威
(二)运作逻辑:以自下而上为主的上下互动
(三)综合影响
三、江西S村:行政治理
(一)生成机理:法理型权威
(二)运作逻辑:以自上而下为主的上下互动
(三)综合影响
四、乡村治理实效:汲取能力与获得感的协同正效应
五、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中的国家”理论视角下国家基层治理实践困境分析——以征地中的治理为例[J]. 冯晓平,江立华. 理论月刊. 2019(03)
[2]国家治理现代化中道德话语的权威保障[J]. 陈桂蓉. 领导科学. 2018(36)
[3]中国崛起的道德维度[J]. 袁超. 伦理学研究. 2017(04)
[4]新双轨治理:中国乡村治理的旧制度与新常态——基于四地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J]. 王向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5]“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J]. 张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法律与道德:国家治理中领导力建设的二重性[J]. 龙凤钊. 理论导刊. 2015(08)
[7]乡村软治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J]. 刘祖云,孔德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8]村庄民主、村干部角色及其行为模式[J]. 孙秀林. 社会. 2009(01)
本文编号:3268189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重庆Z村:乡贤治理
(一)生成机理:道德型权威
(二)运作逻辑:以自下而上为主的上下互动
(三)综合影响
三、江西S村:行政治理
(一)生成机理:法理型权威
(二)运作逻辑:以自上而下为主的上下互动
(三)综合影响
四、乡村治理实效:汲取能力与获得感的协同正效应
五、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中的国家”理论视角下国家基层治理实践困境分析——以征地中的治理为例[J]. 冯晓平,江立华. 理论月刊. 2019(03)
[2]国家治理现代化中道德话语的权威保障[J]. 陈桂蓉. 领导科学. 2018(36)
[3]中国崛起的道德维度[J]. 袁超. 伦理学研究. 2017(04)
[4]新双轨治理:中国乡村治理的旧制度与新常态——基于四地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J]. 王向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5]“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J]. 张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法律与道德:国家治理中领导力建设的二重性[J]. 龙凤钊. 理论导刊. 2015(08)
[7]乡村软治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J]. 刘祖云,孔德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8]村庄民主、村干部角色及其行为模式[J]. 孙秀林. 社会. 2009(01)
本文编号:3268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68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