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19:13
  政治沟通理论是西方现代政治学发展的产物,作为政治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其作为研究的视角和分析模型来构筑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分析体系,不仅在理论上是创新,而且在现实的意义上对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政治参与的方式其理论内涵较之一般的政治参与分析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强调把政治参与看做一个整体的过程来考察政治参与过程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过程,其次它还与社会信息化这一大背景紧密联系,体现了时代特色。文章是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和逻辑:首先我们对政治沟通及其主要范式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基本内涵,并对其分类做出了归纳和总结;接着,对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同时指出了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新发展的表现和当前存在的困境与制约因素;最后,对完善我国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路径及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的现实意义展开了思考。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政治沟通研究现状
        二、沟通式政治参与理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的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政治沟通及其主要分析范式
    第二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涵义
    第三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特征
        一、参与过程的互动性
        二、参与目的的互利性
        三、参与手段的媒介化
        四、参与文化的中庸性
    第四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分类
        一、依据沟通的渠道的不同来分类
        二、依据沟通渠道的多寡来分类
        三、依据政治参与的方式来分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回顾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萌芽和雏形时期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后,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曲折发展时期
        三、改革开放后,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复兴和推进
    第二节 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新发展
        一、信息输入主体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二、沟通式政治参与方式呈现多元
        三、沟通式政治参与系统的体系不断优化及其功能性日趋增强
    第三节 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存在的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结构性困境分析
        二、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功能性困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完善路径及前景展望
    第一节 当前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完善路径
        一、培养“政治人”,夯实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之基
        二、加强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通道建设
        三、创新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沟通形式
        四、完善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
        五、推进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文化创新
        六、规范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运行机制
        七、提高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的功能能力
    第二节 农民沟通式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巩固政治合法性的统治基础
        二、保障整个政策过程的有效性
        三、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内政治沟通理论研究综述[J]. 戴建国,龙立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2]构建制度性政治沟通机制的思路[J]. 戴向阳.  领导科学. 2009(23)
[3]村庄选举中的政治沟通[J]. 刘明.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4]加强政治沟通 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党建[J]. 戴向阳,刘柳.  党政论坛. 2009(05)
[5]政治沟通理论及其研究概述[J]. 刘惠兴,伍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6]试论社会转型期政治沟通的困境与超越[J]. 张立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7]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良性互动的实现[J]. 王德刚.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07)
[8]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背景下的政治参与和沟通[J]. 郭伟,裴泽庆.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02)
[9]试论政治沟通是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重要途径[J]. 董焕敏.  求实. 2006(S1)
[10]政治沟通:推进和谐农村建设的基础[J]. 胡绍元.  学术交流. 2006(06)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D]. 陈松友.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当前基层农村政治沟通弱化问题研究[D]. 刘成文.曲阜师范大学 2009
[2]中国当前农村政治沟通问题与对策分析[D]. 陈颖.外交学院 2008
[3]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研究[D]. 张光辉.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村民自治下非体制精英和普通村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D]. 牟玉凤.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0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70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