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彝区L乡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6:33
彝族作为有近8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在我国主要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散杂居彝族在大小凉山彝区占有较大的比例。乡人民政府作为我国基层的政权,直接联系着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对乡政府在散杂居彝族地区乡村治理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并探索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乡政府新的行为模式,对推进散杂居彝区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L乡为研究样本,对乡一级政府从清朝末至当前,对散杂彝区乡村治理的行为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以政府的决策导向为依据,将其分为彝人自治导向、工作任务导向、重大项目导向三个阶段。认为乡政府乡村治理的行为模式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对当前的重大项目导向模式进行分析,认为重大项目导向的治理模式在经济不够发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对促进乡村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经济发展到了较高水平、资源开发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公众文化水平提升的情况下,重大项目导向模式在散杂彝区已经不能进行有效治理,而且会产生重复建设、政府决策脱离基层实际、浪费公共资源、滋生腐败等缺点。针对重大项目导向模式的缺点和L乡社会发...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
2. L乡乡村治理历史模式
2.1 对L乡乡村治理阶段划分
2.2 彝族自治模式主导期的乡村治理
2.2.1 中华民国成立至解放时期的乡村治理
2.2.2 解放后至民主改革时期的乡村治理
2.2.3 本阶段的特点——彝人自治
2.3 任务导向模式——民主改革至2003年
2.3.1 政治任务主导阶段
2.3.2 经济任务导向主导阶段
2.4 小结
3. 重大项目导向——L乡当前治理模式分析
3.1 当前乡村治理的背景
3.2 L乡的治理现状
3.2.1 村民间矛盾治理
3.2.2 基层组织管理
3.2.3 公共产品的供给
3.2.4 主要社会问题的治理
3.2.5 政府的行为模式
3.3. L乡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分析
3.3.1 决策脱离基层需求实际
3.3.2 产生重复建设,浪费公共资源
3.3.3 产生寻租、设租,影响社会公平
3.3.4 忽视乡村需求,影响长远发展
3.4 当前治理问题原因分析
3.4.1 现行考核机制导致决策脱离基层实际
3.4.2 乡村治理理念尚未转变
3.4.3 乡村体制内外精英容易设租、寻租
3.4.4 过多注重政绩,忽视乡村需求
4. 需求导向——提升治理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4.1 需求导向主导的治理模式
4.1.1 需求导向主导的社会治理关系分析
4.1.2 L乡需求导向模式的可行性
4.1.3 L乡需求导向模式的运行设想
4.1.4 需求导向的优缺点
4.2 用需求导向模式对L乡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议
4.2.1 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政府决策符合乡村需求
4.2.2 转变治理观念,建设有限政府
4.2.3 推进依法治理,培育村民的公民意识
4.2.4 转变政绩观念、了解乡村需求,着眼长远发展
4.3 需求导向模式在L乡的初步实践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彝族家支制度对彝族地区基层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为例[J]. 马燕,张鹏,杨丽,张为波. 毕节学院学报. 2014(03)
[2]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转型——基于村民自治对乡村典型政治影响的分析[J]. 董颖鑫. 求实. 2013(08)
[3]农村社会结构变动下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基于成都市的观察与思考[J]. 甘庭宇. 农村经济. 2012(11)
[4]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探究[J]. 韩忠宝.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11)
[5]村民自治究竟应当向何处去?[J]. 任中平. 理论参考. 2012(07)
[6]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事务的创新发展探析[J]. 徐翾,康胜. 中国软科学. 2011(S2)
[7]论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 祝天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8]西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问题及其治理——基于对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的调查与思考[J]. 陆海发.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5)
[9]解放前凉山彝族家支异化刍议[J]. 李金发.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4)
[10]当前部分地区农村社会治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冯晓曼. 河南农业. 2011(07)
博士论文
[1]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 李剑.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D]. 严文强.西南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 孙荣娜.云南大学 2013
[2]“家支”观念对小凉山彝族地区村级民主选举的影响研究[D]. 邱翎.云南大学 2011
[3]治理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 王璋.复旦大学 2010
[4]“家支”观念对凉山彝族村级治理的影响研究[D]. 赵声馗.重庆大学 2009
[5]加强我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研究[D]. 冯健华.复旦大学 2009
[6]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 张海伟.西北大学 2008
[7]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及对策研究[D]. 瞿蓉.上海交通大学 2008
[8]凉山彝族习惯法中的传统道德价值观[D]. 宋经同.西南大学 2008
[9]凉山彝族民间法官德古的历史、现状与未来[D]. 瓦其石格.清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3808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
2. L乡乡村治理历史模式
2.1 对L乡乡村治理阶段划分
2.2 彝族自治模式主导期的乡村治理
2.2.1 中华民国成立至解放时期的乡村治理
2.2.2 解放后至民主改革时期的乡村治理
2.2.3 本阶段的特点——彝人自治
2.3 任务导向模式——民主改革至2003年
2.3.1 政治任务主导阶段
2.3.2 经济任务导向主导阶段
2.4 小结
3. 重大项目导向——L乡当前治理模式分析
3.1 当前乡村治理的背景
3.2 L乡的治理现状
3.2.1 村民间矛盾治理
3.2.2 基层组织管理
3.2.3 公共产品的供给
3.2.4 主要社会问题的治理
3.2.5 政府的行为模式
3.3. L乡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分析
3.3.1 决策脱离基层需求实际
3.3.2 产生重复建设,浪费公共资源
3.3.3 产生寻租、设租,影响社会公平
3.3.4 忽视乡村需求,影响长远发展
3.4 当前治理问题原因分析
3.4.1 现行考核机制导致决策脱离基层实际
3.4.2 乡村治理理念尚未转变
3.4.3 乡村体制内外精英容易设租、寻租
3.4.4 过多注重政绩,忽视乡村需求
4. 需求导向——提升治理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4.1 需求导向主导的治理模式
4.1.1 需求导向主导的社会治理关系分析
4.1.2 L乡需求导向模式的可行性
4.1.3 L乡需求导向模式的运行设想
4.1.4 需求导向的优缺点
4.2 用需求导向模式对L乡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议
4.2.1 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政府决策符合乡村需求
4.2.2 转变治理观念,建设有限政府
4.2.3 推进依法治理,培育村民的公民意识
4.2.4 转变政绩观念、了解乡村需求,着眼长远发展
4.3 需求导向模式在L乡的初步实践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彝族家支制度对彝族地区基层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为例[J]. 马燕,张鹏,杨丽,张为波. 毕节学院学报. 2014(03)
[2]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转型——基于村民自治对乡村典型政治影响的分析[J]. 董颖鑫. 求实. 2013(08)
[3]农村社会结构变动下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基于成都市的观察与思考[J]. 甘庭宇. 农村经济. 2012(11)
[4]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探究[J]. 韩忠宝.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11)
[5]村民自治究竟应当向何处去?[J]. 任中平. 理论参考. 2012(07)
[6]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事务的创新发展探析[J]. 徐翾,康胜. 中国软科学. 2011(S2)
[7]论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 祝天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8]西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问题及其治理——基于对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的调查与思考[J]. 陆海发.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5)
[9]解放前凉山彝族家支异化刍议[J]. 李金发.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4)
[10]当前部分地区农村社会治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冯晓曼. 河南农业. 2011(07)
博士论文
[1]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 李剑.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D]. 严文强.西南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 孙荣娜.云南大学 2013
[2]“家支”观念对小凉山彝族地区村级民主选举的影响研究[D]. 邱翎.云南大学 2011
[3]治理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 王璋.复旦大学 2010
[4]“家支”观念对凉山彝族村级治理的影响研究[D]. 赵声馗.重庆大学 2009
[5]加强我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研究[D]. 冯健华.复旦大学 2009
[6]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 张海伟.西北大学 2008
[7]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及对策研究[D]. 瞿蓉.上海交通大学 2008
[8]凉山彝族习惯法中的传统道德价值观[D]. 宋经同.西南大学 2008
[9]凉山彝族民间法官德古的历史、现状与未来[D]. 瓦其石格.清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13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1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