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8-10 18:55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国民主建设的路径是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有机结合,村民自治是社会民主在广大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完善村民自治路径是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培育民主政治内源动力的重要因素。基层民主化作为村民自治发展的“应然”状态,只有依赖于“村民自治路径”,才能最终转化为民主的“实然”状态。村民自治本身也只有在与其实现路径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发展。村民自治路径问题,是村民自治发展乃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深入分析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路径障碍,探求其成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有效路径,是文章所要达到的最终研究目标。文章在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比较方法、调查实证法等,结合自治理论、民主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以及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和党的相关制度,将村民自治路径障碍及解决对策纳入理论分析和探讨的视野。通过分析村民自治路径问题,认为村民自治路径障碍主要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不到位;指出路径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与法律制度滞后,村委会与乡镇政府、村党支部与乡镇党委不协调;提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素质,发展村民组织...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视角选择及创新之处
2 村民自治的路径及其障碍
2.1 村民自治的路径
2.1.1 村民自治的含义及意义
2.1.2 村民自治路径的含义及意义
2.2 村民自治路径的障碍
2.2.1 民主选举不到位
2.2.2 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不到位
2.2.3 民主监督不到位
3 村民自治路径障碍的成因分析
3.1 经济文化与法律制度滞后
3.1.1 经济文化滞后
3.1.2 制度供给短缺
3.2 乡村、“两委”内在的矛盾性
3.2.1 乡村关系失衡
3.2.2 “两委”关系紧张
4 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4.1 改善村民自治的环境
4.1.1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素质
4.1.2 发展村民组织,优化民主载体
4.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
4.2.1 健全民主选举制度
4.2.2 健全民主决策与管理制度
4.2.3 健全民主监督制度
4.3 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
4.3.1 规范乡村运行模式
4.3.2 规范“两委”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困境及制度创新[J]. 陈静. 农村经济. 2007(06)
[2]2000年以来村民自治研究的新进展[J]. 孙琼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论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解决“三农”问题对策之一[J]. 胡松,俞春兴. 前沿. 2006(06)
[4]村级党组织角色变化的政治分析[J]. 吴鹏. 长白学刊. 2006(03)
[5]关于优化村民自治组织与村党组织关系的思考[J]. 黄明哲. 中州学刊. 2006(03)
[6]乡镇党委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探讨[J]. 刘云峰. 党建研究. 2006(04)
[7]民主的成长:从“个体自主”到“社会公平”——解读2005年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J]. 林尚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03)
[8]城市化与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能力的发展——宁波市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J]. 任春晓.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6(01)
[9]当前农村利益集团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J]. 秦小霞. 天中学刊. 2005(06)
[10]村民自治:农村两委关系的解析视角[J]. 陈洪生. 求实. 2005(12)
硕士论文
[1]村民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D]. 丁德昌.首都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34601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视角选择及创新之处
2 村民自治的路径及其障碍
2.1 村民自治的路径
2.1.1 村民自治的含义及意义
2.1.2 村民自治路径的含义及意义
2.2 村民自治路径的障碍
2.2.1 民主选举不到位
2.2.2 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不到位
2.2.3 民主监督不到位
3 村民自治路径障碍的成因分析
3.1 经济文化与法律制度滞后
3.1.1 经济文化滞后
3.1.2 制度供给短缺
3.2 乡村、“两委”内在的矛盾性
3.2.1 乡村关系失衡
3.2.2 “两委”关系紧张
4 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4.1 改善村民自治的环境
4.1.1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素质
4.1.2 发展村民组织,优化民主载体
4.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
4.2.1 健全民主选举制度
4.2.2 健全民主决策与管理制度
4.2.3 健全民主监督制度
4.3 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
4.3.1 规范乡村运行模式
4.3.2 规范“两委”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困境及制度创新[J]. 陈静. 农村经济. 2007(06)
[2]2000年以来村民自治研究的新进展[J]. 孙琼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论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解决“三农”问题对策之一[J]. 胡松,俞春兴. 前沿. 2006(06)
[4]村级党组织角色变化的政治分析[J]. 吴鹏. 长白学刊. 2006(03)
[5]关于优化村民自治组织与村党组织关系的思考[J]. 黄明哲. 中州学刊. 2006(03)
[6]乡镇党委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探讨[J]. 刘云峰. 党建研究. 2006(04)
[7]民主的成长:从“个体自主”到“社会公平”——解读2005年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J]. 林尚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03)
[8]城市化与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能力的发展——宁波市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J]. 任春晓.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6(01)
[9]当前农村利益集团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J]. 秦小霞. 天中学刊. 2005(06)
[10]村民自治:农村两委关系的解析视角[J]. 陈洪生. 求实. 2005(12)
硕士论文
[1]村民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D]. 丁德昌.首都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34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3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