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以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4 19:54
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遇到的严重障碍。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多,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大。中国的贫困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难点在于农村低收入群体。因此,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的研究对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与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更多的倾向于区域面上的探索(诸如区域结构、区域增长模型、区域制度、区域政策等),集中在绝对贫困的西部地区研究,对经济发达地区中相对贫困的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研究较少,尤其是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研究较少。温州市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农村类型复杂多样、三大差距明显(地区、城乡和贫富差距)。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界定了贫困和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相关概念,并提出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状况,在阐述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主要...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二、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状况
(一) 贫困治理的主要做法
(二) 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评价
三、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 温州市低收入农户收支特征因素
(二) 低收入农户形成的主要因素
四、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的政策选择
(一) 合理确定贫困标准和扶贫单元
(二) 完善贫困治理制度体系
(三) 加强人力资源培育
(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NGO扶贫模式的SWOT分析[J]. 刘清荣,程文燕. 老区建设. 2012(10)
[2]中国农村反贫困过程中政府作用研究[J]. 赵敬丹,李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3]浅谈扶贫资金的管理和运作[J]. 陈丹军. 中外企业家. 2009(18)
[4]我国扶贫资金投向及效果分析[J]. 汪三贵,李文,李芸. 农业技术经济. 2004(05)
[5]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J]. 曹芳,杨友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4)
[6]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报告[J]. 李小云,叶敬忠,张雪梅,唐丽霞,左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7]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J]. 沈红. 社会学研究. 2002(01)
[8]第二代农村反贫困战略[J]. 卢锋. 中国改革. 2001(11)
[9]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研究[J].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 统计研究. 1990(06)
本文编号:3360619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二、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状况
(一) 贫困治理的主要做法
(二) 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评价
三、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 温州市低收入农户收支特征因素
(二) 低收入农户形成的主要因素
四、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的政策选择
(一) 合理确定贫困标准和扶贫单元
(二) 完善贫困治理制度体系
(三) 加强人力资源培育
(四)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NGO扶贫模式的SWOT分析[J]. 刘清荣,程文燕. 老区建设. 2012(10)
[2]中国农村反贫困过程中政府作用研究[J]. 赵敬丹,李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3]浅谈扶贫资金的管理和运作[J]. 陈丹军. 中外企业家. 2009(18)
[4]我国扶贫资金投向及效果分析[J]. 汪三贵,李文,李芸. 农业技术经济. 2004(05)
[5]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J]. 曹芳,杨友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4)
[6]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报告[J]. 李小云,叶敬忠,张雪梅,唐丽霞,左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7]穷人主体建构与社区性制度创新[J]. 沈红. 社会学研究. 2002(01)
[8]第二代农村反贫困战略[J]. 卢锋. 中国改革. 2001(11)
[9]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研究[J].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 统计研究. 1990(06)
本文编号:3360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6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