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03:44
教育的大众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广泛传播促使着女性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劳动参与率的逐渐提高。不可否认女性就业在价值创造、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家庭规模的逐渐缩小,女性参与就业不仅可以发展自我、支撑家庭同时还有利于自身及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良性循环。尽管近几年来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及法规规章,但是,由于我国法规及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女性自身的特殊性,女性就业更多的呈现出边缘化以及非正规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不规范,阶段性就业难以实现等。城镇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在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险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不足。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外关于女性非正规就业及就业保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指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城镇女性非正规就业人数做出测算。为深入了解城镇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合肥市内进行调研,结合实际的调研数据,阐述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性别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弱势群体等相关理论分析女性非正规就业保障不足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通过...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2.1 非正规就业概念综述
2.2 女性非正规就业就业保障综述
第3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现状
3.1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规模估算
3.2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措施
3.3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群体就业保障
4.1 女性群体自身的特殊性
4.2 社会性别与传统文化的影响
4.3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法律意识淡薄
4.4 社会就业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5章 完善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
5.1 严格监督规范市场秩序
5.2 完善女性就业制度提高女性就业能力
5.3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构
5.4 完善非正规就业女性社会保险制度
第6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国际经验与借鉴[J]. 殷允杰.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0(02)
[2]“非正规就业”何去何从[J]. 罗拾平.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0(03)
[3]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述评[J]. 谢妍翰,薛德升. 人文地理. 2009(06)
[4]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护的国际参照——发展中国家的视角[J]. 张青.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J]. 燕晓飞.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8)
[6]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J]. 华迎放. 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9(01)
[7]非正规就业:理论层面上的社会承认[J]. 张彦.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05)
[8]当公民权遭遇性别:非正规就业女性的社会福利问题研究综述[J]. 唐斌尧.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8(04)
[9]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J]. 彭秀清. 法制与社会. 2008(26)
[10]缺失与构建:正视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J]. 朱常柏. 生产力研究. 2008(10)
博士论文
[1]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 姚宇.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研究[D]. 陶海明.辽宁大学 2011
[2]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D]. 蔡岩.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六安市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余卉.扬州大学 2009
[4]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政策研究[D]. 周勤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84603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2.1 非正规就业概念综述
2.2 女性非正规就业就业保障综述
第3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现状
3.1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规模估算
3.2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的措施
3.3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女性非正规就业的群体就业保障
4.1 女性群体自身的特殊性
4.2 社会性别与传统文化的影响
4.3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法律意识淡薄
4.4 社会就业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5章 完善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
5.1 严格监督规范市场秩序
5.2 完善女性就业制度提高女性就业能力
5.3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构
5.4 完善非正规就业女性社会保险制度
第6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国际经验与借鉴[J]. 殷允杰.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0(02)
[2]“非正规就业”何去何从[J]. 罗拾平.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0(03)
[3]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述评[J]. 谢妍翰,薛德升. 人文地理. 2009(06)
[4]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护的国际参照——发展中国家的视角[J]. 张青.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J]. 燕晓飞.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8)
[6]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J]. 华迎放. 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9(01)
[7]非正规就业:理论层面上的社会承认[J]. 张彦.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05)
[8]当公民权遭遇性别:非正规就业女性的社会福利问题研究综述[J]. 唐斌尧.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8(04)
[9]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J]. 彭秀清. 法制与社会. 2008(26)
[10]缺失与构建:正视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J]. 朱常柏. 生产力研究. 2008(10)
博士论文
[1]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 姚宇.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就业保障研究[D]. 陶海明.辽宁大学 2011
[2]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D]. 蔡岩.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六安市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余卉.扬州大学 2009
[4]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政策研究[D]. 周勤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84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8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