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妇女与家庭》的妇女解放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8 10:24
本文主要探讨《大公报·妇女与家庭》所传播的妇女解放观念,着重考察与妇女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试图通过报纸媒介呈现当时妇女生活状况及妇女解放的真实图像,在对报刊的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量化的数据统计,探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对妇女观念、地位、角色变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在妇女解放观念形成、传播的过程中报纸媒介所起的作用。本文将《妇女与家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新女性的时尚思想,主要从女性对美的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高雅的休闲娱乐形式三个方面展现“摩登”的新女性形象;二新女性的婚恋家庭观,主要从新女性的恋爱观、婚姻家庭观、离婚问题三个方面展现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对自由的渴望;三新女性的社会角色,主要从教育角色、职业角色、政治角色三个方面呈现女性追求平等的过程。最后论述《妇女与家庭》是如何成为新女性“发声”的公共空间的。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大公报·妇女与家庭》概述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论文选题意义
四、 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守旧到摩登:新女性的时尚思想
第一节 对美的追求
一、 放弃裹脚布,提倡自然之美
二、 服饰妆容,追求修饰之美
第二节 健康的生活理念
一、 倡导节制生育引领时尚潮流
二、 关注女性健康卫生
三、 投身体育展现女性身体美
第三节 高雅的休闲娱乐形式
一、 培养女性的艺术气息:家庭音乐会
二、 居家怡情:家庭园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禁锢到自由:新女性的婚恋家庭观
第一节 新女性的恋爱观
一、 打破“男女有别”的社交牢笼
二、 提倡自由的恋爱观
三、 对女性独身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新女性的婚姻家庭观
一、 对传统贞操观念的摒弃
二、 对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颠覆
第三节 女性的离婚问题
一、 离婚原因分析
二、 女性离婚的难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附属到平等:新女性的社会角色
第一节 新女性的教育角色
一、 发展女子教育的意义
二、 为女子谋求教育平等
第二节 新女性的职业角色
一、 关于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讨论
二、 美国妇女职业概况
三、 我国妇女职业现状
第三节 新女性的政治角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女与家庭》:新女性“发声”的舆论空间
第一节 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模糊的作者性别
第三节 编读互动的良性氛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报纸广告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渝都市女性形象的变迁[J]. 李蓉,蹇福阔.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女性离婚问题研究——以《大公报·妇女与家庭》为中心的分析[J]. 张玮,徐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从《北洋画报》看民国天津女性服饰风尚的传播[J]. 刘虹. 天津纺织科技. 2011(02)
[4]民国时期北京娼妓的救济问题[J]. 宋庆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S1)
[5]新闻图片引发社会效应与价值分析[J]. 马燕. 新闻爱好者. 2010(17)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传媒对青年自由恋爱的引导——以《生活》周刊为例[J]. 赵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7)
[7]试论早期妇女报刊对新女性身份的建构[J]. 张丽萍. 新闻大学. 2009(02)
[8]《大公报》与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研究[J]. 辛太甲,侯杰,习晓敏. 南方论丛. 2008(03)
[9]无奈的抗争:清末民初女性对不良婚姻家庭的反抗[J]. 艾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04)
[10]20世纪初中国妇女参政运动兴起探析[J]. 张军亭.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4)
博士论文
[1]都市生活与文化记忆[D]. 任晓飞.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D]. 俞莲实.复旦大学 2008
[3]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 黄宇.西南政法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民国时尚与服饰制度[D]. 原海晓.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探讨1932-1936年女性疾病[D]. 秦红旭.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女性身体解放与“人”的关注[D]. 吴思婷.暨南大学 2011
[4]民国女性的财产权利[D]. 林婷.西南政法大学 2011
[5]从《申报》看二三十年代妇女解放及其社会形象[D]. 曹莹莹.安徽大学 2011
[6]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 黄正岚.苏州大学 2010
[7]略论女性身体与民国上海“摩登”文化意象的关系[D]. 邢婧.复旦大学 2010
[8]20世纪20年代天津女性离婚问题[D]. 徐娟.山西师范大学 2009
[9]论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公共领域[D]. 王珏.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当代启示[D]. 许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99967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大公报·妇女与家庭》概述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论文选题意义
四、 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守旧到摩登:新女性的时尚思想
第一节 对美的追求
一、 放弃裹脚布,提倡自然之美
二、 服饰妆容,追求修饰之美
第二节 健康的生活理念
一、 倡导节制生育引领时尚潮流
二、 关注女性健康卫生
三、 投身体育展现女性身体美
第三节 高雅的休闲娱乐形式
一、 培养女性的艺术气息:家庭音乐会
二、 居家怡情:家庭园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禁锢到自由:新女性的婚恋家庭观
第一节 新女性的恋爱观
一、 打破“男女有别”的社交牢笼
二、 提倡自由的恋爱观
三、 对女性独身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新女性的婚姻家庭观
一、 对传统贞操观念的摒弃
二、 对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颠覆
第三节 女性的离婚问题
一、 离婚原因分析
二、 女性离婚的难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附属到平等:新女性的社会角色
第一节 新女性的教育角色
一、 发展女子教育的意义
二、 为女子谋求教育平等
第二节 新女性的职业角色
一、 关于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讨论
二、 美国妇女职业概况
三、 我国妇女职业现状
第三节 新女性的政治角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女与家庭》:新女性“发声”的舆论空间
第一节 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模糊的作者性别
第三节 编读互动的良性氛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报纸广告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渝都市女性形象的变迁[J]. 李蓉,蹇福阔.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女性离婚问题研究——以《大公报·妇女与家庭》为中心的分析[J]. 张玮,徐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从《北洋画报》看民国天津女性服饰风尚的传播[J]. 刘虹. 天津纺织科技. 2011(02)
[4]民国时期北京娼妓的救济问题[J]. 宋庆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S1)
[5]新闻图片引发社会效应与价值分析[J]. 马燕. 新闻爱好者. 2010(17)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传媒对青年自由恋爱的引导——以《生活》周刊为例[J]. 赵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7)
[7]试论早期妇女报刊对新女性身份的建构[J]. 张丽萍. 新闻大学. 2009(02)
[8]《大公报》与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研究[J]. 辛太甲,侯杰,习晓敏. 南方论丛. 2008(03)
[9]无奈的抗争:清末民初女性对不良婚姻家庭的反抗[J]. 艾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04)
[10]20世纪初中国妇女参政运动兴起探析[J]. 张军亭.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4)
博士论文
[1]都市生活与文化记忆[D]. 任晓飞.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D]. 俞莲实.复旦大学 2008
[3]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 黄宇.西南政法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民国时尚与服饰制度[D]. 原海晓.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探讨1932-1936年女性疾病[D]. 秦红旭.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女性身体解放与“人”的关注[D]. 吴思婷.暨南大学 2011
[4]民国女性的财产权利[D]. 林婷.西南政法大学 2011
[5]从《申报》看二三十年代妇女解放及其社会形象[D]. 曹莹莹.安徽大学 2011
[6]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 黄正岚.苏州大学 2010
[7]略论女性身体与民国上海“摩登”文化意象的关系[D]. 邢婧.复旦大学 2010
[8]20世纪20年代天津女性离婚问题[D]. 徐娟.山西师范大学 2009
[9]论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公共领域[D]. 王珏.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当代启示[D]. 许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99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9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