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1 22:20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民族杂居区的村民自治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民族杂居区的村民自治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民族杂居区村庄的村民自治情况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困境进行了思考。论文从以下三个部分对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理论基础,分为民族的舶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民族杂居区的界定、民族杂居区的相关政治制度三节。民族杂居区的村民自治制度既有别于汉族聚居区的自治情况,也有别于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基层自治情况。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村民自治制度的一般因素,又要考虑到区域内多个民族在政治、社会地位和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通过实地研究归纳总结了新疆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现状,分别从村民民主选举、村民民主决策、村民民主管理、村民民主监督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民族杂居区的民主选举受到民族因素、宗教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干预,不少村民甚至表现出政治冷漠,使民主选举陷入困境。由于多民族杂居的特...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理论基础
1.1 民族概念的舶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1.1 西方语境中的民族
1.1.2 中文语境中的民族
1.1.3 政治学视角的民族
1.2 民族杂居区的界定
1.2.1 民族杂居区的概念
1.2.2 新疆民族杂居的现状及历史发展
1.2.3 新疆民族杂居区的特征
1.2.4 新疆民族杂居区的核心问题
1.3 新疆民族杂居区的相关政治制度
1.3.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2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
1.3.3 新疆民族杂居区的政治制度
第二章 新疆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现状分析
2.1 村民民主选举的现状分析
2.1.1 杂居民族群体为什么要参与投票
2.1.2 民族杂居区的村民委员会靠什么赢得选举
2.1.3 民主选举的困境
2.2 村民民主决策的现状分析
2.2.1 决策主体整体素质不高,民主意识淡薄
2.2.2 群体利益多元化,难形成决策合力,但易形成合作机制
2.2.3 决策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影响当地全面发展
2.2.4 决策程序繁冗、缺乏双向互动机制
2.3 村民民主管理的现状分析
2.3.1 村级管理体制
2.3.2 权力运行机制
2.3.3 民族关系对民主管理的影响
2.4 村民民主监督的现状分析
2.4.1 监督对象
2.4.2 监督实施者
2.4.3 监督内容与形式
第三章 对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3.1 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的关系
3.1.1 经济发展是政治民主的前提
3.1.2 政治民主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3.2 走出村民政治冷漠的困境
3.2.1 政治冷漠的表现
3.2.2 政治冷漠对基层民主建设的危害
3.2.3 如何走出政治冷漠的困境
3.3 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
3.3.1 村委会是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
3.3.2 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桥梁作用
3.3.3 弱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402598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理论基础
1.1 民族概念的舶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1.1 西方语境中的民族
1.1.2 中文语境中的民族
1.1.3 政治学视角的民族
1.2 民族杂居区的界定
1.2.1 民族杂居区的概念
1.2.2 新疆民族杂居的现状及历史发展
1.2.3 新疆民族杂居区的特征
1.2.4 新疆民族杂居区的核心问题
1.3 新疆民族杂居区的相关政治制度
1.3.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2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
1.3.3 新疆民族杂居区的政治制度
第二章 新疆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现状分析
2.1 村民民主选举的现状分析
2.1.1 杂居民族群体为什么要参与投票
2.1.2 民族杂居区的村民委员会靠什么赢得选举
2.1.3 民主选举的困境
2.2 村民民主决策的现状分析
2.2.1 决策主体整体素质不高,民主意识淡薄
2.2.2 群体利益多元化,难形成决策合力,但易形成合作机制
2.2.3 决策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影响当地全面发展
2.2.4 决策程序繁冗、缺乏双向互动机制
2.3 村民民主管理的现状分析
2.3.1 村级管理体制
2.3.2 权力运行机制
2.3.3 民族关系对民主管理的影响
2.4 村民民主监督的现状分析
2.4.1 监督对象
2.4.2 监督实施者
2.4.3 监督内容与形式
第三章 对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3.1 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的关系
3.1.1 经济发展是政治民主的前提
3.1.2 政治民主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3.2 走出村民政治冷漠的困境
3.2.1 政治冷漠的表现
3.2.2 政治冷漠对基层民主建设的危害
3.2.3 如何走出政治冷漠的困境
3.3 民族杂居区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
3.3.1 村委会是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
3.3.2 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桥梁作用
3.3.3 弱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402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0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