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成本收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17:19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然而,受城乡割据的“二元经济”制度的阻隔,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特有的模式:农民--农民工--市民,“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诞生的。截至2011年底,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民总量约为24223万人,农民工已然成为我国仅次于农民的第二大重要的社会群体,伴随而来的是关于农民工的各种严峻的问题,“民工荒”、“民工潮”、“民工讨薪”等,近些年来重要社会事件都反映了农民工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文在借鉴发展经济学城乡劳动力转移理论基础上,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将新生代农民工视为一个“理性的”行为决策主体,探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通过透视新农民工转为市民的行为发生机理,揭示农民工转为市民行为缺火的制度原因,根据内在要求和外部约束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市民行为选择的依据。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核算及整理,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经济净收益大于农村经济净收益,比较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收益率,东部地共成本收益率为24.94%,中部地区仅为59.7%,西部为1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现状评述
1.2.2 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假设
1.3.1 研究思路
1.3.2 基本假设
1.4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基本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本理论研究
2.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的定义
2.1.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界定
2.1.3 城市化和市民化
2.2 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活动特征
2.2.1 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
2.2.2 与农村家庭经济联系减弱
2.2.3 生活方式和职业观念
2.2.4 社会身份认同感
2.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
2.3.1 困境之一:城市化发展速度与农民工市民化强烈意愿的矛盾
2.3.2 困境之二: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
2.3.3 困境之三: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缺失困境与市民化的矛盾
2.4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地位和市民化社会经济效应
2.4.1 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社会地位
2.4.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
2.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的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2.5.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成本收益均衡----市民化意愿
2.5.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决策经济门槛------市民化能力
2.5.3 基于双重约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模型
2.5.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净收益:动力和决策机制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经济因素分析
3.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动的经济动因—获取净期望收益
3.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经济净收益
3.2.1 工资货币性收益
3.2.2 福利性收益
3.2.3 投资性经济收益
3.2.4 消费生活直接成本
3.2.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净收益核算
3.3 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净收益---市民化机会成本
3.3.1 农村居民收入
3.3.2 农村消费支出
3.3.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会成本表达及其核算
3.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净收益核算及结论
第4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非经济因素分析
4.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非经济动因
4.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非经济因素
4.2.1 非经济因素成本
4.2.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非经济收益
第5章 基于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思路与对策
5.1 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1.1 成本的影响分析
5.1.2 收益的影响分析
5.2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思路
5.3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5.3.1 提高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吸纳能力
5.3.2 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
5.3.3 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户籍制度,有序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5.3.4 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落实和监管,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
5.3.5 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产品制度改革与创新,提高城市融入程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J]. 黄锟. 统计与决策. 2011(22)
[2]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与制度创新[J]. 黄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02)
[3]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土地财产权的保护和实现[J]. 张林山. 宏观经济研究. 2011(02)
[4]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J]. 王兴周,张文宏. 社会科学战线. 2008(12)
[5]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研究[J]. 张国胜,杨先明. 经济界. 2008(05)
[6]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高君.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3)
[7]“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J]. 林彭,余飞,张东霞. 中国青年研究. 2008(02)
[8]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J]. 简新华,黄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6)
[9]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J]. 刘林平,张春泥. 社会学研究. 2007(06)
[10]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J]. 张合林,郝寿义. 中国软科学. 2007(02)
本文编号:3690974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现状评述
1.2.2 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假设
1.3.1 研究思路
1.3.2 基本假设
1.4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基本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本理论研究
2.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的定义
2.1.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界定
2.1.3 城市化和市民化
2.2 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活动特征
2.2.1 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
2.2.2 与农村家庭经济联系减弱
2.2.3 生活方式和职业观念
2.2.4 社会身份认同感
2.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
2.3.1 困境之一:城市化发展速度与农民工市民化强烈意愿的矛盾
2.3.2 困境之二: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
2.3.3 困境之三: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缺失困境与市民化的矛盾
2.4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地位和市民化社会经济效应
2.4.1 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社会地位
2.4.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
2.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的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2.5.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成本收益均衡----市民化意愿
2.5.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决策经济门槛------市民化能力
2.5.3 基于双重约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模型
2.5.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净收益:动力和决策机制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经济因素分析
3.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动的经济动因—获取净期望收益
3.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经济净收益
3.2.1 工资货币性收益
3.2.2 福利性收益
3.2.3 投资性经济收益
3.2.4 消费生活直接成本
3.2.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净收益核算
3.3 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净收益---市民化机会成本
3.3.1 农村居民收入
3.3.2 农村消费支出
3.3.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会成本表达及其核算
3.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净收益核算及结论
第4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行为决策非经济因素分析
4.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非经济动因
4.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非经济因素
4.2.1 非经济因素成本
4.2.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非经济收益
第5章 基于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思路与对策
5.1 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1.1 成本的影响分析
5.1.2 收益的影响分析
5.2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思路
5.3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5.3.1 提高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吸纳能力
5.3.2 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
5.3.3 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户籍制度,有序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5.3.4 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落实和监管,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
5.3.5 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产品制度改革与创新,提高城市融入程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J]. 黄锟. 统计与决策. 2011(22)
[2]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与制度创新[J]. 黄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02)
[3]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土地财产权的保护和实现[J]. 张林山. 宏观经济研究. 2011(02)
[4]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J]. 王兴周,张文宏. 社会科学战线. 2008(12)
[5]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研究[J]. 张国胜,杨先明. 经济界. 2008(05)
[6]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高君.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3)
[7]“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J]. 林彭,余飞,张东霞. 中国青年研究. 2008(02)
[8]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J]. 简新华,黄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6)
[9]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J]. 刘林平,张春泥. 社会学研究. 2007(06)
[10]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J]. 张合林,郝寿义. 中国软科学. 2007(02)
本文编号:3690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9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