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7 15:53
  中央苏区的区域范围大部分都在农村,革命最能依靠的力量就是农民。然而由于中央苏区地理位置和长期处于国民党统治的缘故,中央苏区农民信息闭塞,对共产党一无所知或是知之甚少,极不利于党在中央苏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为此,必须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帮助他们认清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支援革命,参军参战,支持苏维埃政权建设。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第二章分析了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必要性。指出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新道路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论述了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载体。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务和服从于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中心任务,因此,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武装农民头脑,灌输农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加强农民民主法制观念建设,并结合国内外形势,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央苏区党和政府的做法是:结合农民的实际...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1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必然要求
    2.2 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保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的必然要求
    2.3 提高农民政治思想觉悟,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3.1 阶级斗争理论教育
    3.2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3.3 民主与法制教育
    3.4 爱国主义教育
第4章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4.1 标语宣传
    4.2 报刊宣传
    4.3 文艺宣传
        4.3.1 戏剧
        4.3.2 音乐
        4.3.3 美术
        4.3.4 舞蹈
    4.4 教材宣传
第5章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基本经验
    5.1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5.2 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5.2.1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向
        5.2.2 注重调查研究,找寻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切入口
        5.2.3 注重宣传策略,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5.2.4 注重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培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及经验[J]. 肖小华.  理论月刊. 2009(10)
[2]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 陈松友,刘辉.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8)
[3]近代学者的菩提达磨研究——以汤用彤先生为中心的考察[J]. 姚彬彬.  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03)
[4]论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J]. 王员,魏源湖.  农业考古. 2007(06)
[5]苏维埃大学:培养红军行政干部的摇篮[J]. 曹春荣.  秘书工作. 2007(12)
[6]论《红色中华》报的报道重心及特色[J]. 陈信凌,廖勇勇,周声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7]论朱德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J]. 潘勇.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8)
[8]论中央苏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J]. 张文标,费可珂.  党史文苑. 2007(16)
[9]试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教育运动[J]. 杨会清,管青.  求实. 2007(08)
[10]刍议中央苏区文化宣传工作的历史经验[J]. 张文标,朱国铭.  党史文苑. 2007(12)

硕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政治动员分析(1927—1937)[D]. 王长付.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中央苏区干部教育述论[D]. 樊兵.江西师范大学 2005
[3]中央苏区工农业余教育初论[D]. 肖赞.湖南师范大学 2004
[4]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研究[D]. 仪淑丽.福建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92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92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