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价值观变迁与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22:28
青年拥有开放自由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储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前瞻眼光。作为“强国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青年的价值观事关个人成长、国家前途和民族发展。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和新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为当前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和价值观培育带来了契机和挑战。青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也决定着其价值观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被弱化和消解的困境,不乏存在价值迷失、信仰缺失和行为失范等问题。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视和回答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时代中引领青年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既是关系青年全面发展的真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方向的大问题。本文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探究青年价值观的嬗变特征,通过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价值观进行整体考察和深入研究。纵观全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年价值观及其培育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重点阐述了文章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总体梳理了目前学界关于青年价值观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概括本文的研究思路,交代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并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青年价值观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从概念界定、基本特征、理...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青年价值观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青年价值观核心概念界定
2.1.1 价值与价值观
2.1.2 青年价值观
2.2 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2.2.1 个体性与从众性相统一
2.2.2 自觉性与可塑性相统一
2.2.3 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相统一
2.3 青年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
2.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思想
2.3.2 经典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2.3.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价值观
3.1.1 社会责任意识强烈
3.1.2 集体主义观念凸显
3.1.3 非理性的爱国热情高涨
3.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青年价值观
3.2.1 个体本位意识觉醒
3.2.2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冲突
3.2.3 理性主义和世俗化倾向并存
3.2.4 多元价值观念整合发展
3.3 新时代的青年价值观
3.3.1 价值目标聚焦现实生活
3.3.2 价值取向突出自我意识
3.3.3 价值选择凸显革新精神
第4章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 当前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机遇
4.1.1 新时代历史方位增强青年的价值认同
4.1.2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的地位和价值
4.1.3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内容选择
4.1.4 网络信息化拓宽青年价值观培育方式
4.2 当前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挑战
4.2.1 经济全球化加速西方价值理念的输出
4.2.2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足导致效果弱化
4.2.3 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外来威胁
4.2.4 网络社会“去中心化”的隐形冲击
第5章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5.1 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1.1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5.1.2 增强党的思想引领
5.1.3 强化共青团组织优势
5.2 遵循价值观培育的科学原则
5.2.1 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同步发力
5.2.2 坚持实然状态与应然目标相互契合
5.2.3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妥善结合
5.3 发挥多方教育资源的协同效应
5.3.1 发挥社会教育的环境效应
5.3.2 强化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
5.3.3 巩固家庭教育的阵地作用
5.3.4 激发青年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760377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青年价值观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青年价值观核心概念界定
2.1.1 价值与价值观
2.1.2 青年价值观
2.2 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2.2.1 个体性与从众性相统一
2.2.2 自觉性与可塑性相统一
2.2.3 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相统一
2.3 青年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
2.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思想
2.3.2 经典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2.3.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价值观
3.1.1 社会责任意识强烈
3.1.2 集体主义观念凸显
3.1.3 非理性的爱国热情高涨
3.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青年价值观
3.2.1 个体本位意识觉醒
3.2.2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冲突
3.2.3 理性主义和世俗化倾向并存
3.2.4 多元价值观念整合发展
3.3 新时代的青年价值观
3.3.1 价值目标聚焦现实生活
3.3.2 价值取向突出自我意识
3.3.3 价值选择凸显革新精神
第4章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 当前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机遇
4.1.1 新时代历史方位增强青年的价值认同
4.1.2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的地位和价值
4.1.3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内容选择
4.1.4 网络信息化拓宽青年价值观培育方式
4.2 当前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挑战
4.2.1 经济全球化加速西方价值理念的输出
4.2.2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足导致效果弱化
4.2.3 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外来威胁
4.2.4 网络社会“去中心化”的隐形冲击
第5章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5.1 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1.1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5.1.2 增强党的思想引领
5.1.3 强化共青团组织优势
5.2 遵循价值观培育的科学原则
5.2.1 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同步发力
5.2.2 坚持实然状态与应然目标相互契合
5.2.3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妥善结合
5.3 发挥多方教育资源的协同效应
5.3.1 发挥社会教育的环境效应
5.3.2 强化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
5.3.3 巩固家庭教育的阵地作用
5.3.4 激发青年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760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6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