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潍坊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7 07:44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实行30多年来,对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权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毋庸讳言,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村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呈现出越来越集中的趋势。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然而,村民自治制度中起着“把关”作用的民主监督环节却相对薄弱。民主监督的核心是对村“两委”成员权力和村级事务管理的监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尤其是城郊村从土地拆迁、“三资”管理中获得的收益增长迅速,村级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村民对涉及自己利益的村级事务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完善村务公开,实行村务监督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群众的需求是改革最大的动力。2004年6月,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利用权力制衡原理监督制约村“两委”权力运行的机制逐步推开。2010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更是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从法律上确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为加强村级民主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现了决策权...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角、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村民自治中实施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一、权力制衡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与权力监督的区别
        (一) 权力制衡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权力制衡与权力监督的区别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权力制衡理论在村民自治实践中的应用
        (一) 村民自治制度发展概况及意义
        (二) 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加强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
第三章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产生的背景、过程、意义
    一、产生背景
    二、建立过程
    三、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义
第四章 潍坊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设实践
    一、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动因和试点情况
        (一) 动因
        (二) 试点情况
    二、全面建立情况
        (二) 主要做法
        (三) 制度创新
    三、工作成效
        (一) 强化了对村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
        (二) 强化了对村级事务的全程监督
        (三) 强化了对村集体财务的监督
        (四) 进一步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
第五章 潍坊市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一) 作为指导机关的乡镇党委政府认识上有偏差
        (二) 接受监督的村“两委”成员认识上有偏差
        (三)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认识上有偏差
        (四) 作为民主监督受益对象的村民认识上有偏差
    二、制度设计不完善
        (一) 人员组成制度不完善
        (二) 制度设置不健全
        (三) 工作程序不明确
        (四) 救济制度乏力
    三、监督作用发挥不力
        (一)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
        (二) 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制约因素较多
        (三) 监督手段和形式单一
    四、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 后勤保障落实不均衡
        (二) 知识培训不系统
        (三) 考评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健全监督主体
        (一) 优化选举办法
        (二) 提高监督能力
    二、完善制度配套
        (一) 健全工作制度
        (二) 建立救济制度
        (三) 完善保障制度
        (四) 健全考核评估制度
    三、厘清两个关系
        (一) 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组织的关系
        (二) 村务监督委员会与乡镇(街道)纪(工)委的关系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37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837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