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1 12:31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了加快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报告指出不仅要发展经济,更要保障公共服务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使人人平等享受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保障,从而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强调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在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乡村的发展状况与国家发展的进程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乡村治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不仅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对政治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治理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乡村社会治理渐渐走入困境,出现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村民自治不善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村民自身的因素。现阶段、新形势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必须实现方式的创新,如要实现乡村治理的制度化转型、改善乡镇政府与村级政府之间的矛盾、加快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培育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建立新型的民主合作体制、建立参与式政府、正确规范县乡之间的关系,还要完善农村的公共服...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要素
    1.1 治理与乡村社会治理
        1.1.1 治理
        1.1.2 乡村社会治理
    1.2 乡村社会治理的架构
第二章 新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方式的演变
    2.1 建国初期的乡村社会治理
        2.1.1 农会当权
        2.1.2 重建乡权
    2.2 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社会治理
        2.2.1 一大二公
        2.2.2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2.3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社会治理
        2.3.1 恢复乡镇
        2.3.2 村民自治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乡村治理结构的缺陷
        3.1.1 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之间的矛盾
        3.1.2 村级组织的内部矛盾
    3.2 村民的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3.2.1 村民的制度化参与存在的问题
        3.2.2 村民的非制度化参与存在的问题
    3.3 乡村公共服务建设滞后
        3.3.1 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3.3.2 乡村公共供给模式单一
    3.4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4.1 乡村文化内容贫乏
        3.4.2 基础设施薄弱,传播途径不畅
        3.4.3 乡镇文化人才匮乏
第四章 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创新路径
    4.1 多方位实现制度化转型,优化乡村社会治理结构
        4.1.1 构建合理机制,完善村民自治
        4.1.2 建立民主合作体制,构建参与式政府
        4.1.3 治理主体多元化,构建新的治理范式
    4.2 依法治理与刚柔并济,维护乡村社会治安
        4.2.1 全面开展依法治村
        4.2.2 注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运用
        4.2.3 注重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软性约束力量的作用
    4.3 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点,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建设
        4.3.1 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公共服务平台
        4.3.2 建设以社会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4.3.3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及农民参与的农村共服务体系
    4.4 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筑就农民精神家园
        4.4.1 多方重视,组建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
        4.4.2 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普及农村教育制度
        4.4.3 加强文化设施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
        4.4.4 创建特色文化,支持乡土文化
        4.4.5 加大公共媒体等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85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85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