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变迁中乡村社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03 02:56
  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论述与组织社会学中的集体行动理论、组织决策理论为支撑,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基层组织的变迁以及变迁过程中的乡村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原则:在农村应当建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和主要动力的基层合作化组织,进而创新基层组织发展模式,实现乡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进步。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相关意义、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国内外著名学者的相关论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思想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论述,本章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西方组织社会学中的集体行动理论与组织决策理论为支撑。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农村基层建立合作社发展农业经济,进而逐渐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研究列宁对于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论述以及毛泽东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并且与西方组织社会学中的部分思想相结合,进而为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变迁过程,本章将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基层组织的相关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理论
        2.1.1 马克思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理论
        2.1.2 恩格斯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理论
        2.1.3 列宁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理论
        2.1.4 毛泽东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理论
    2.2 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2.2.1 集体行动理论
        2.2.2 决策组织理论
第3章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变迁
    3.1 合作化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
        3.1.1 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
        3.1.2 从高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
    3.2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基层组织
        3.2.1 农村基层组织的解构
        3.2.2 村民自治组织的产生
第4章 改革开放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变迁及社会发展
    4.1 农村基层组织解构后的社会发展
        4.1.1 农村基层组织解构后的乡村经济
        4.1.2 农村基层组织解构后的乡村社会
        4.1.3 农村基层组织解构后的乡村文化
    4.2 村民自治组织产生后的社会发展
        4.2.1 村民自治组织产生后的乡村经济
        4.2.2 村民自治组织产生后的乡村社会
        4.2.3 村民自治组织产生后的乡村文化
第5章 新时代农村的基层组织及社会发展
    5.1 构建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和动力的农村基层组织
        5.1.1 构建“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农户”型组织模式
        5.1.2 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型组织模式
        5.1.3 构建“政府+合作社+农户”型组织模式
        5.1.4 构建“市场+合作社+农户”型组织模式
    5.2 农村基层合作化组织下的乡村经济展望
        5.2.1 完善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2 盘活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5.3 农村基层合作化组织下的乡村社会展望
        5.3.1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5.3.2 维护基层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5.4 农村基层合作化组织下的乡村文化展望
        5.4.1 构建以基层合作组织相适应的的组织文化
        5.4.2 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 作者简介
    二、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06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4006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