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视阈下城郊失地农民城市社会心理融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7 12:26
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城市社会心理融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失地农民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中产生的一个数量庞大的过渡性群体,而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失地农民主动融入城市,由农民转变为真正意义的市民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失地农民完成身份的转变,价值观念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变化和心理的适应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其中,他们对城市生活在心理上的接纳、适应和融入是其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最好体现。失地农民对城市社会的心理融入问题是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深层次问题。当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不适和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为其自身和社会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当前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难以充分指导和直接运用于我国征地拆迁的实践,而该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我国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但目前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本文以数量庞大且问题凸显的城郊失地农民对城市社会的心理融入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扎根理论展开实地访谈和调研,在对资料的逐级编码过程中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自然呈现。同时发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大因素交互作用并映射于失地农民的心理,基于此...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扎根理论的含义及流派
第三节 扎根理论的应用思考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分析与发现
第一节 研究样本介绍
第二节 范畴提炼及理论模型构建
第三节 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理论模型的交叉列联表分析检验
第四章 基于理论模型的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心理障碍及归因分析
第一节 心理失衡与抵触感及归因
第二节 焦虑不安感及归因
第三节 封闭自卑与孤独感及归因
第四节 认同感、归属感不足及归因
第五节 束缚失望感及归因
第五章 基于城郊失地农民城市社会心理融入理论模型的政策干预
第一节 政治方面:政府应给予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的政策支撑与保障
第二节 经济方面:政府应给予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的物质支持与基础
第三节 文化方面:政府应给予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的精神支持与关怀
第四节 社会方面:政府应给予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的社会化路径引导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研究发现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本文编号:4030872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扎根理论的含义及流派
第三节 扎根理论的应用思考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分析与发现
第一节 研究样本介绍
第二节 范畴提炼及理论模型构建
第三节 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理论模型的交叉列联表分析检验
第四章 基于理论模型的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心理障碍及归因分析
第一节 心理失衡与抵触感及归因
第二节 焦虑不安感及归因
第三节 封闭自卑与孤独感及归因
第四节 认同感、归属感不足及归因
第五节 束缚失望感及归因
第五章 基于城郊失地农民城市社会心理融入理论模型的政策干预
第一节 政治方面:政府应给予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的政策支撑与保障
第二节 经济方面:政府应给予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的物质支持与基础
第三节 文化方面:政府应给予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的精神支持与关怀
第四节 社会方面:政府应给予城郊失地农民心理融入的社会化路径引导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研究发现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谢
本文编号:4030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403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