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自主与他主:格鲁吉亚事件反思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1 00:09

  本文关键词:自主与他主:格鲁吉亚事件反思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格鲁吉亚事件 俄共(布)党 民族问题


【摘要】:苏俄建立初期,格鲁吉亚地方领导集团与俄共(布)党的部分领导人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引发了格鲁吉亚事件。该事件的实质是关于格鲁吉亚发展,是自主与他主之间角力的结果。俄共(布)党民族理论的内在矛盾、对民族政策的不同解读、党内权力斗争、解决民族问题过于依赖领导人、忽视制度建设等因素促使格鲁吉亚事件升级。事件给予的启示是处理民族问题时须明确其所处的阶段、坚定群众路线、防止权力异化、注重制度建设对解决民族问题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关键词】格鲁吉亚事件 俄共(布)党 民族问题
【分类号】:D751.2
【正文快照】: 格鲁吉亚事件是指1922年前后,格鲁吉亚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集团与俄共(布)党的部分领导人围绕有关格鲁吉亚境内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格鲁吉亚加入苏维埃联邦等一系列问题发生的政治分歧与冲突。该事件的缘由与经过相当复杂,牵涉到苏联初期的民族工作问题、地方政权与中央的矛盾以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祥云;;关于列宁民族自决权理论的几个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2 马风书;;苏联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03期

3 梁建东;苏联时期的格鲁吉亚事件初探[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4 郑异凡;;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及其被兼并[J];探索与争鸣;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晔;;竞争法中的自由竞争与公平竞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亚;;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内在本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邸乘光;;马恩列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毅;;热潮中的冷静致思——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思潮中的《再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韩建伟;周京晶;;苏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刘剑飞;;从哲学视角剖析斯大林思维方式的局限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合敏;;毛泽东物质利益思想述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郭哲;;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9 沈加君;;高校党建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谢莉勤;凡丽;;中国共产党对经验的总结与科学发展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运宏;;平等保护原则的规定及其意义[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周振国;汤德森;;斯大林的肃反运动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反思[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艳玲;;原苏共执政的教训:一种全球化视角的省察[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秦正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远新;;社会公平:经典理论与中国现实[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蓥伯;;陈云和文艺工作[A];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5年

7 詹真荣;;论苏联的社会建设成效——苏联解体20年后的思考[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晓红;;论斯大林的“东方”观及对东方革命的扶持[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马晓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中国化研究[A];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雪峰;苏联劳改营史研究(1918-1960年)[D];吉林大学;2011年

6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小红;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聚芳;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侯士杰;论黄桥战役与我党军事反顽斗争策略的形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玉奎;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郑秉敏;中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董律;和谐视阈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晔;反犹主义:对斯大林政策导向的误读[D];兰州大学;2011年

9 姚米娜;五四时期李大钊形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温慧梅;涉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延新,阎英华;苏联当年如何开发中亚地区[J];当代世界;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刚;世纪之交世界民族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人文杂志;2002年06期

2 侯晓星;刍议民族问题概念的内涵[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杨美荣;实事求是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础[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2年01期

4 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西北民族论丛;2003年00期

5 姜勇,李乐;泛化民族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定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乌小花;论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对世界和平的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2期

7 乌小花;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8 白建灵;;论西北民族问题的起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9 木桢;;关于民族问题特性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根本道路的理论思考——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J];今日民族;2006年05期

10 明伟;;民族问题的特点[J];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伟;;我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熊坤新;;处理民族问题必须遵循民族发展规律[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3 吴宗金;;依法执政与民族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4 苏鹏;;从民族与国家矛盾关系中探析我国西部地区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叶江;;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论断的再思考——以群体认同为视角的考察[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关桂霞;张和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问题理论的新发展[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7 马明忠;;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理论的发展[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8 孙秋云;朱绍华;;城市民族问题:21世纪中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王希恩;;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趋向浅析[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牟钟鉴;;民族问题与宗教政策[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时远;当代世界民族问题及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01年

2 钟民研;地区合作为民族问题的解决找到突破口[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闵信;加强对世界民族问题的了解和掌握,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 李晶;马克思主义对处理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价值所在[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国家民委副主任 江家福;关于世界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几点看法[N];中国民族报;2002年

6 熊坤新 张丽娟;2009年世界民族问题的成因和特点[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明浩;价值导向和中央主导 是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执行所长 叶江;2011年世界民族问题前瞻[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金炳镐;民族概念:民族纲领政策的理论基础(二)[N];中国民族报;2011年

10 丁刚;关注东南亚民族问题[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裴圣愚;非洲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李玉伟;内蒙古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余建华;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许彬;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D];兰州大学;2007年

9 王钊冀;民族平等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杨新宇;基于民族主义视阈的车臣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伟;我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婵玲;苏联推行民族融合的教训对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3年

3 张云洪;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民族问题[D];河南大学;2009年

4 方泽;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丁森;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桂展鹏;中苏两党解决民族问题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齐爽;关于民族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虹;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族问题[D];郑州大学;2011年

9 赵浚;新形势下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吴春梅;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09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09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