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族建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来西亚国族建构研究
【摘要】:马来西亚的国族建构建立在特定的历史基础之上。英国的殖民统治不仅造成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形成,"分而治之"的殖民统治也给马来西亚带来了族群差异和族群矛盾。在独立建国的过程中,三大族群围绕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博弈并达成一致,最终赢得了国家独立,为国族的建构奠定了基础。独立后的马来西亚在国族建构的途径上存在马来民族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之争,但马来民族主义始终占了上风。马来西亚国族建构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马来西亚的国族建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国族建构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国族 建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来西亚族际政治整合研究”(12CMZ040)
【分类号】:D733.8
【正文快照】: 国族建构是现代民族国家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对马来西亚来说,自然也不例外。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民族构成和民族成分十分复杂,属于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如何把这些不仅来源构成复杂,而且存在巨大差异性的不同民族维持在统一的马来西亚国家共同体内,让他们产生休戚与共的一体感,形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莹莹;;《融合》——马来亚五十载民族关系之画卷[J];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2 原不二夫 ,刘晓民;马来西亚华人眼中的“马来西亚民族”[J];南洋资料译丛;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云平;;浅论马来西亚华巫族群关系的两面性[J];八桂侨刊;2010年01期
2 柴德让;;威权主义与民主转型——基于东南亚国家的视角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张洁;从亚齐分离运动看印尼的民族分离主义问题[J];当代亚太;2000年07期
4 赵自勇;东南亚华人经济的社会政治分析[J];当代亚太;2004年07期
5 李有江;泰国钟表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东南亚纵横;1997年03期
6 李志东;泰国现代政治演进特征及成因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0年S1期
7 方芸;;革新开放以来老挝与越南特殊关系的新发展[J];东南亚纵横;2010年01期
8 朱振明;论菲律宾“二月革命”中的兵变问题[J];东南亚;1989年04期
9 孔建勋;泰国城市化问题[J];东南亚;1996年04期
10 洪耀星;简析印尼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J];东南亚;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晨阳;;缅甸有现代化进程吗?——兼论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起点[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钟瑞添;汤志华;;缅甸共产党的兴亡及启示[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吴世韶;;印度尼西亚多党议会制发展论析[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3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4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国辉;东亚经济合作视角下中国经济安全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齐欢;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云南大学;2011年
7 周方冶;从威权到多元:泰国政治转型的动力与路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民军;日本战争赔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嵩;新加坡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晓;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常蕾;朗诺政变及其前后尼克松政府对柬政策的演变(1969-1970)[D];南京大学;2011年
4 范锦荣;泰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蓉;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的对抗(1963-1965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民;泰国政党对泰国民主化进程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7 周洋;美国对南越的援助1954-1975[D];郑州大学;2011年
8 余轩;越南革新开放以来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柴德让;新加坡威权政治与渐进民主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翔;缅甸政府治下的民主化进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邸永君;;加强对“中华国族”的核心认同[J];理论视野;2010年06期
2 许纪霖;;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何时形成[J];文史哲;2013年03期
3 朱耀伟;全球化年代的国族主义:从(后)国族意识到中国论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肖坤冰;;灾难中的“国族”与“族群”[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谢剑;;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族认同:以东南亚华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姜刚;储竞争;;国族内的“他者”:战时新疆族群书写与国族建构[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7 任军锋;;现代背景下的国族建构[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2年00期
8 朱碧波;;国族建构:中国如何实现对苏联的“否定性超越”[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胡鞍钢;胡联合;;中国梦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国族一体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王嘎;海力古丽·尼牙孜;;试论中亚地区的国族认同转型[J];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子昌;;政治领导与国族打造——以马来西亚为例的研究[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陈林侠;;当下古装大片的武侠分裂、国族想象及其认同危机[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许纪霖;;天下主义/夷夏之辨及其变异——兼论近代中国的国族认同[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C];2013年
4 冀开运;;普什图人与阿富汗人的区别与联系——兼论民族国族之间的相互关系[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周大鸣;;关于中国族群研究的若干问题[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6 马丹丹;;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阶层意识[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黄克武;;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 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包胜利;;主体民族主义与“国族创建”之间的悖论——论哈萨克斯坦族际政治的困境[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泓;国族与国族的认同[N];学习时报;2006年
2 黄奇逸;“中国”称谓解[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熊芳亮;蒋介石为何要炮制“国族—宗族”论[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雷思温;承诺何以失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牛锐;国家政治认同下的黄帝崇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储竞争;抗战时期国人西北书写与国族意识建构[D];兰州大学;2011年
2 高成军;权利保障与国族认同[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玉生;后新电影时代与台湾国族认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佳;试析孙中山国族主义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9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2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