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制的创立与演变
本文关键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制的创立与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杜鲁门政府 国家安全机制
【摘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位于中枢的重要日常协调机构,其机制在前三十年中虽然变化剧烈,但存在着明显线索,1987年后呈现出相当稳定的状态。这些都需要用一种连续的理论来对其进行整体解释,绝不能简单地套用从冷战起就开始盛行的"竞争-集权"框架。"战略选择"理论能够充分容纳塑造国家安全机制形态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建立起国际环境与国内制度间可信的因果关系,具备长期的解释力。1945-1950年这一时期国安会的机制建立和调整都是由杜鲁门政府"谨慎冒险"的对外战略所主导的。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杜鲁门政府 国家安全机制
【分类号】:D771.2
【正文快照】: 美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研究最初只是美国冷战时期国家建设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被看成是1945—1947年国家安全大辩论的议题之一。在首先提出国家安全国家(National Security State)概念的耶尔金看来,这段历史的主线就是国务院和海空军等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杜鲁门政府对台湾的政策[J];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01期
2 王芝;;略论“杜鲁门主义”在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J];外交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滕帅;;论杜鲁门政府分裂中苏的“楔子战略”[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1期
4 罗志田;;杜鲁门政府远东政策的转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5 梁碧莹;试析冷战初期杜鲁门主义在中国引起的反响[J];东南亚研究;2003年04期
6 张长江;;美国,六十年前朝鲜局势之误判[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1期
7 ;你只能缄默不语[J];世界知识;2001年18期
8 王雅红;卢秀娥;;简析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下的东南亚政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8期
9 覃翠柏;冷战起源的再认识[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10 邓峰;;追求霸权:杜鲁门政府对朝鲜停战谈判的政策[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祥玉;;略论杜鲁门主义[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2 赵学功;;美国对中国出兵朝鲜的反应[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刘国柱;和平队:传播美国价值观念 服务美国对外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华盛顿多个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独立咨询顾问 龚小夏;“离总统只有一个心跳的距离”[N];中国经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建平;在“公平施政”的旗帜下——杜鲁门政府内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詹欣;杜鲁门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汪婧;美国杜鲁门政府对意大利的政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忠超;无法走出的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戚尔达;保罗·尼采与杜鲁门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秀娥;杜鲁门政府时期“遏制”战略下的美国东南亚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何异方;杜鲁门时期美国的“价值观输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兵;杜鲁门政府东亚政策的变化[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屈琳洁;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希腊的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瞿茜;杜鲁门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研究(1946-1953)[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春红;论杜鲁门政府对苏联东欧的难民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玉娣;杜鲁门时期美国“冷战共识”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滕帅;杜鲁门政府分裂中苏的“楔子战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朋弟;杜鲁门政府的缅甸政策研究(1949-1952)[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伟;杜鲁门政府的菲律宾心理战略研究(1949-1953)[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9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9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