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社会安全治理
本文关键词:阿根廷的社会安全治理
【摘要】:1983年阿根廷恢复民主体制之后,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的不稳定、贫困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和中产阶级的减少、失业、缺乏社会保障等。现阶段阿根廷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社会治安的恶化和各种形式、不同原因导致的社会冲突。当前,阿根廷的社会治安恶化已不是一个仅仅关乎个人安危和个体安全的问题,它已经对整个社会环境和秩序以及国家形象产生了破坏,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恐慌。在各种社会冲突中,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过程中的物质利益冲突,不仅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而且常给人以不安定、动荡,公共秩序混乱的主观感觉对社会安全威胁最大。虽然阿根廷政府在维护社会安全方面进行了种种努力,但社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观原因在于政府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控制"或"管制"模式,而且对社会冲突造成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从客观来讲,缺乏以合作性为基础的多元参与、民主体制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政府危机处理能力和冲突控制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安全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安全能力的建设。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关键词】: 阿根廷 社会安全 冲突 治理
【分类号】:D778.3
【正文快照】: 1983年阿根廷恢复民主体制之后,社会安全开始 (一)1983年之前影响社会安全的因素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与以往不同的是,安全问题更 1983年阿根廷恢复民主体制之前,社会安全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 问题主要来源于政治冲突和矛盾所引发的政治不安联系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仙芝;;论政治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政府治理文明目标及其路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彪;邵泽义;蒋华林;韩弘峰;;困境与超越:政府灾害与风险管理职能论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姚荣;冯伟;;转型期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重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3 徐祖荣;;民间组织: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径[J];边缘法学论坛;2009年02期
4 刘静;;社会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关系辨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刘静;沈尚美;;大学生社会安全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才智;2012年12期
6 陈彪;邵泽义;蒋华林;韩弘峰;;从预警视阈析政府灾害与风险管理职能及其实现——基于战略风险规避论域[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何小勇;;我国转型发展期风险共生现象的深层成因探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姚伟;;风险社会来临与政治系统合法性问题[J];长江论坛;2012年02期
9 张峰;田兴恒;;风险社会视域下我国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及立法指导[J];财经政法资讯;2011年05期
10 童文莹;;现代社会风险的建构与应对逻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湛军;;城市突发事件下的市民恐怖心理疏导与媒体引导[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2 杨文波;;影响欠发达地区社会安全的历史遗留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蒲新微;;风险预期与社会安全——吉林省公众安全感及相关因素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楠;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彭黎明;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何小勇;当代发展风险问题的哲学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4 陈星博;强制与遵从:收容遣送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丁少群;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吴玲;中国城市女性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刘岩;发展与风险[D];吉林大学;2006年
8 郭秀云;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湘军;论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柳村;帮忙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苑永彬;政府安全能力建设的东西部比较[D];浙江大学;2011年
4 吕娜;社会风险治理与和谐社会构建[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邹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潘晓芳;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赵璇;我国风险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欧阳柳萌;湖北省食品安全现状与法律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徐丰良;城市安全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永利;中国社会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建丰;风险社会与反思现代性——吉登斯的现代社会“风险”思想评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06期
2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3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庆华;;“改革明星”为何陷入困境——就阿根廷危机访专家[J];世界知识;2002年04期
2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课题组;;阿根廷为什么走向衰落[J];红旗文稿;2003年12期
3 ;忙里偷闲的阿根廷人[J];现代交际;2008年12期
4 小宇;;各国“打的”趣闻种种[J];中国工会财会;2009年05期
5 陈舜英;;阿根廷[J];拉丁美洲研究;1979年02期
6 陈舜英;;阿根廷[J];拉丁美洲丛刊;1980年S1期
7 沈安;债务重压下的阿根廷经济[J];w芸,
本文编号:1105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10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