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雇用成本、社会福利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
本文关键词:异质性雇用成本、社会福利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异质性雇用成本 非正规部门 社会福利 结构性改革 劳动力市场
【摘要】:通过扩展Blanchard和Galí(2010)的雇用成本模型,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异质性雇用成本的NKMP-DSGE模型。外生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正规部门就业与非正规部门就业对于同一外生冲击具有不同的反应,这意味着考虑不同部门的异质性是合理的。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指出,非正规部门的存在尽管通过降低名义价格刚性而改善了社会福利,但通过失业回滞却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恶化;而且总体而言恶化了社会福利。这一发现为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推行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研究发现,不管是长期效应还是短期效应,改革都有利于改善劳动力市场的表现。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异质性雇用成本 非正规部门 社会福利 结构性改革 劳动力市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JL056)
【分类号】:F241.2;D57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整体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和分布的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事实,1这一事实使得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非正规部门以及非正规就业。Perry等(2007)发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非正规经济在GDP中的占比高达60%至70%;2Batini等(2010)基于发展中国家2000年的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小博;;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2 王君斌;王文甫;;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3 丁守海;蒋家亮;;中国存在失业回滞现象吗?[J];管理世界;2013年01期
4 徐蔼婷;刘波;李金昌;;居民收入分配如何影响非正规经济规模——基于城镇中等收入阶层收入份额的考察[J];经济学家;2012年04期
5 蔡f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6 李成;王彬;马文涛;;资产价格、汇率波动与最优利率规则[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7 魏下海;余玲铮;;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发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8 徐蔼婷;;非正规部门生产规模的估算:数据比较法——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9 罗楚亮;;就业稳定性与工资收入差距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4期
10 陈利锋;;二元市场、信贷摩擦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吗?[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河南省县域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2 蔡f ;;Small Enterprises Vital for Growth and Employment[J];China Economist;2008年05期
3 高铁梅;范晓非;;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与供求拐点[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杨瑞龙;毛振华;朱科敏;杨继东;;试论低端劳动力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及其经济效应[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5 齐鹰飞;;升息能遏制通货膨胀吗——Patman效应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6 王晓芳;毛彦军;;小型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J];财贸研究;2011年03期
7 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陈享光;苏传才;;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9 刘玉萍;郭郡郡;李馨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兼论新《劳动法》对农民工市场的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10 李成;黎克俊;马文涛;;房价波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宏观经济稳定:理论与实证[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华;;新生代农民工与新兴城市的和谐发展——来自长三角的一个调查与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2 刘乃全;刘学华;;劳动力流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安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李飞跃;;经济结构转变与工资差距[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武阳;唐跃军;苏勇;;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0期)[C];2009年
7 钟笑寒;;城乡移民与收入不平等:基于基尼系数的理论分析[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8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9 余壮雄;王美今;章小韩;;FDI进入对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10 李飞跃;;结构变迁与工资差距[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李霜;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李厚喜;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6 肖雅楠;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员工离职倾向与管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聂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黄启才;我国利率变动及其操作规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小博;;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2 黄乾,原新;非正规部门就业:效应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4期
3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4 周京奎;货币政策、银行贷款与住宅价格——对中国4个直辖市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5 邓创;石柱鲜;;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基于潜在产出、自然利率与均衡汇率的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6 杜朝运;邓嫦琼;;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关系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张车伟,蔡f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8 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9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10 张成思;;短期通胀率动态机制理论述评[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萍;关于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许经勇;;论我国体制内外二元劳动力市场[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鲍震宇;;劳动力市场中歧视妇女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论坛;2007年18期
4 ;柳州市公布2010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J];人事天地;2010年21期
5 蒋学毛;罗华里;;劳动力市场管理的立法工作[J];探求;1993年02期
6 宫希魁;;开放劳动力市场之我见[J];党政干部学刊;1993年03期
7 王建平;;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问题的法律探讨[J];中国法学;1993年05期
8 于国松;;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与四个转换[J];学理论;1994年05期
9 陈士奎;有关劳动力市场几个问题的思考[J];思想战线;1994年06期
10 林建忠;发展和完善特区劳动力市场[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丽;;北京、上海劳动力市场的“本-外”分割:现状、归因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建国;;关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思考[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纪新青;宋明爽;康维波;;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及就业制度改革中的政府干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翁光兰;;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全国大一统[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钟甫宁;何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扩大就业机会、统一劳动力市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7 赖德胜;;建立企业家市场[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尚长风;殷国玺;;不同成因的城乡失业及治理[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9 丁立宏;王静;;建立北京市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罗来淼;;加快鹰潭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几点意见[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风;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要适应市场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贾楠(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及对策[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周倜;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王岩;对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立法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5年
5 记者 刘茜;广州劳动力市场将信息化[N];经济参考报;2000年
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张丽宾;劳动力市场运行渐入快车道[N];经济日报;2002年
7 周萌;欧盟6国将向新成员开放劳动力市场[N];国际商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徐莹波;劳动力市场女性比男性更受欢迎[N];桂林日报;2007年
9 王建威;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需过“三道坎”[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陈建中 李玉梅;我市首次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N];金昌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冯冰;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D];南开大学;2012年
4 杨红彦;汇率、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劳动力市场调整[D];南开大学;2012年
5 武中哲;单位制变革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08年
6 孙妍;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解析[D];西北大学;2010年
7 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晋利珍;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与工资决定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青龙;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歆琳;京沪铁路对沿线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夏晓文;试析欧盟东扩对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李随平;我国劳动力市场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胡祖杰;我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叶碧英;当代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郑宏涛;解雇补偿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王辉;劳动力市场扭曲背景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9 金春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劳动力市场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10 左志博;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9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10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