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苏联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研究
【摘要】:十月革命胜利至1922年内战基本结束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及苏维埃政权在有限历史条件下为巩固政权和赢得国内战争进行了初步的政权建设。斯大林在列宁支持下担任总书记并对党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整顿,依靠组织纪律手段加强了党中央权力权威,使组织人事权力集中于中央书记处。这些成果成为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的源头和基础。“新经济政策”造成苏联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冲突,阻碍了工业化现代化。斯大林根据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决心结束“新经济政策”、实行高速工业化现代化战略,这要求建立统一集中高效的政治体系予以实施。斯大林在党内政治斗争中最终取胜后,根据党和苏维埃政权的现有条件,通过指令驱动党政官僚集团完成农业集体化。在此基础上庞大的现代化重化工军工业体系得以建立,形成了军工重化工业管理干部集团。“大清洗”运动使老一代党政官僚被新一代党政技术干部取代,并开始对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军队进行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军队将领集团与军工重化工业干部集团因战争客观需要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集中高效的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逐渐形成,党政官僚集团、军队将领-军工重化工业干部集团成为苏联政治生活的主体,监视这三个集团的国家政治安全部门在体系结构中具有制衡作用,享有极高威望的斯大林作为最高权威成为整个体系的运转核心和操控者。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是20世纪上半叶的俄国-苏联社会历史矛盾的逻辑结果和产物,是苏共在有限历史条件下为完成执政目标进行创造性尝试的结果,基本完成了其历史任务。斯大林逝世后,该政治权力结构因政治斗争而变异,国家政治安全部门遭受重大打击,使党政官僚集团和军队将领-军工重化工业干部集团不再受到最高领袖的控制和国家政治安全部门的监控制衡,开始主导苏联政治并逐步垄断权力。这三大集团不断固化在既有体制中的既得利益,导致之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初期经济改革也因之失败。苏联体制弊端长期积累造成的社会矛盾在戈尔巴乔夫的“背叛式”政治改革中爆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关键词】:斯火林 政治权力结构 工业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5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导论9-17
- 第一章 苏联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的起源17-27
- 1.1 十月革命至内战结束期间的苏俄政权状况17-20
- 1.2 内战结束至列宁逝世时期的苏俄-苏联政权状况20-27
- 第二章 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的社会历史根源:1923年的苏联社会与政治状况27-36
- 2.1 1923年的苏联社会状况27-30
- 2.1.1 1923年苏联的工业和工人阶级状况27-28
- 2.1.2 1923年苏联的农业、农民阶级和农村状况28-29
- 2.1.3 对1923年苏联社会人口素质的总结29-30
- 2.2 1923年的苏联政治状况30-36
- 2.2.1 党自身存在问题30-33
- 2.2.2 党与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33-34
- 2.2.3 党与红军、与非党非无产阶级出身的技术专家和知识分子的关系34-36
- 第三章 “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发展战略的形成36-43
- 3.1 “新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36-40
- 3.1.1 “新经济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36-37
- 3.1.2 “新经济政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37-38
- 3.1.3 对“新经济政策”的总结38-40
- 3.2 斯大林关于苏联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40-43
- 第四章 1923年后的苏联中央内部斗争与斯大林最高权威的形成43-49
- 4.1 中央三个派别的基本情况43-44
- 4.2 三个派别的斗争及结果44-49
- 第五章 苏联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的最终形成49-59
- 5.1 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各组成部分形成的小结49-54
- 5.1.1 农业集体化与党政官僚集团的形成和固化49-50
- 5.1.2 苏联发展战略及战争需要与军工重化工部门管理干部集团的形成和固化50-51
- 5.1.3 伟大卫国战争与苏联军队将领集团的形成51-52
- 5.1.4 “大清洗”运动与国家政治安全机构的地位和功能52-53
- 5.1.5 对斯大林最高权威形成的小结53-54
- 5.2 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的主要内容54-55
- 5.3 斯大林对结构的重新调整平衡与战后重建55-57
- 5.4 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的特征57-59
- 第六章 斯大林式政治权力结构的终结与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政治59-66
- 6.1 斯大林逝世与其政治权力结构的终结59-60
- 6.2 苏联后斯大林各时期政治状况60-65
- 6.2.1 赫鲁晓夫时期60-62
- 6.2.2 勃列日涅夫时期62-64
- 6.2.3 戈尔巴乔夫时期64-65
- 6.3 本章结论65-66
- 第七章 结论66-74
- 参考文献74-76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赖骏楠;;建构中华法系——学说、民族主义与话语实践(1900—1949)[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吴银玲;;1780年以后欧洲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读霍布斯鲍姆的《民族与民族主义》[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4期
4 潘祥辉;;论苏联解体中的传播失灵因素——兼驳苏联解体的“舆论失控说”[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李百浩;吴皓;;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上的民族主义思潮[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4期
6 庞大鹏;俄罗斯政治学研究概论[J];东北亚论坛;2005年01期
7 蒲国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维埃体制改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8 马征;;从后殖民视角看马哈福兹历史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接受[J];东方论坛;2008年02期
9 宋慧献;;苏联舆论审查与版权法的畸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华;安德罗波夫执政与苏联社会变迁[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阳;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承就;古巴共产党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8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延长;后冷战时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与个案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雪峰;苏联劳改营史研究(1918-1960年)[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彩琼;越南文字的变迁与民族意识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庚坤;推崇与反叛[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谭天宇;卫国战争前苏联远东海军建设及其意义[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4 瞿小明;苏军空降兵部队在卫国战争前的发展及其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萌萌;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与“大跃进”的发动[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赵妮娜;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时晓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信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从花;试论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超;我国边疆民族主义及其治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2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12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