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家到政治家的石原慎太郎
发布时间:2017-11-05 13:13
本文关键词:从作家到政治家的石原慎太郎
【摘要】: 石原慎太郎(1932- ),现任东京都知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活跃于日本政坛之上。1999年、2003年两度以最高票数当选东京都知事。政治家的石原以“强硬”著称,推行极端化的政治主张。他否认日本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藐视亚洲、敢对美国说“不”,他积极主张修改宪法,大力宣扬民族主义情绪。是日本右翼势力的典型代表。 就是这位右翼政治家,还曾经是战后日本文坛颇有影响的作家。1955年凭借一部《太阳的季节》获得芥川文学奖,并引起极大的社会轰动,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多年来,石原笔耕不懈,先后完成小说、随笔、戏剧等大量文学作品。1971年长篇小说《化石森林》获文部大臣奖,更加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上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石原慎太郎作家及右翼政治家两种社会角色的解构,分析其由作家向右翼政治家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进而得出石原在通过文学成功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存在着必然性的结论。 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组成。正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论述石原的文学成就及文学思想。 第二章剖析政治家的石原。通过对其战争观及国家观的概括,用事实勾勒出一个右翼民族主义者的形象。 第三章分析石原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政治是石原“文学之外的一种自我表现方法”,文学中不能满足的“自我”,便在政治中获得补偿。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安保斗争的挫折坚定了石原“体制论”的思想。但真正促使其最终与政治结合的直接契机则是1966年“越南战争”的体验。1968年石原竞选参议员成功,从此踏入政坛。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军国主义教育,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政治上都给石原以极大的影响。同时石原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因素也直接作用于他。最终塑造出右翼民族主义者的石原。 “石原现象”的出现带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对于石原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批判,而是应当将其放入日本社会发展历程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在当今日本社会呈整体保守化趋势的态势下,客观全面地认识这一人物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313;D731.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庞宝庆;;日本关东军对苏联远东“情报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田富;;浅析冷战后日本文化教育界右翼势力兴起的原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周颂伦;补白拾阙 情文并茂——评郑毅著《铁腕首相吉田茂》[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卢晨阳;德日不同战争历史观产生之原因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林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际因素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
本文编号:1144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14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