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泰国跨界民族问题及治理

发布时间:2017-11-10 22:32

  本文关键词:泰国跨界民族问题及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泰国 跨界民族问题 民族治理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扩展和地区主义意识的不断上升,跨界民族问题在泰国国家与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民族主义、宗教问题、政策工具多元化与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泰国的跨界民族分为两种类型:山地民族和马来人。两类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国际因素;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跨界民族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历史纠结。泰国政府在对跨界民族地区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针对毁林开荒、毒品、人口非正常流动、民族分离主义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采取加强国家与民族认同、抑制民族意识的发展、与邻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对跨界民族地区采取优惠政策等措施来强化对跨界民族地区的治理。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六盘水印度洋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
【基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缅泰稻米产业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项目批准号:16CSS013)中期成果
【分类号】:D733.6
【正文快照】: 一、跨界民族问题及相关理论(一)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与跨界民族问题的政治认同有着密切联系,跨界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是国家与民族的关系问题,是“传统民族向心力”与国家向心力失衡的产物。1一方面,作为民族共同体,泰国的跨界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文虎;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闫文虎;论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3 雷勇;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理论与现实[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5期

4 闫文虎;;中国的跨界民族问题与和平崛起战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毛欣娟;;跨界民族问题与新疆社会稳定[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岩香宰;赵芳;;加强跨界民族工作 构建和谐西双版纳[J];今日民族;2006年10期

7 金炳镐;张兴堂;王芸芳;;加强跨界民族研究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1期

8 雷勇;;论跨界民族认同的多重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4期

9 蔺焕萍;王继青;;中东跨界民族类型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赵新国;刘洁婷;;论跨界民族工作与和谐边疆构建——云南金平县跨界民族问题的调查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稚;;关于跨界民族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兼论中国与东南亚的跨界民族[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刘达成;游绍华;;世纪之交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张正明;;跨界民族问题刍议(摘要)[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吴宏伟;;中亚与中国跨界民族:历史和现状[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俊清;;跨境跨界民族与边疆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研究——2013年度基地重大项目论证报告(节选)[A];共识(2013春刊09)——民族关系中国梦 讲信修睦行宪政[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金光;跨界民族问题对临近国家外交关系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马富英;跨界民族与中国地缘安全[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吴艳;吴楚克:跨界民族问题的本质 就是国家与民族的关系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吴金光;跨界民族问题成为引发重大国际冲突的根源[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谭德峰;跨界民族问题冲击“民族国家”现有秩序[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吴金光;跨界民族问题对地区关系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祁进玉;跨界民族文化研究的新篇章[N];中国民族报;2012年

8 吴楚克;东南亚国家形势变化中国地缘安全观念面临挑战[N];中国民族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栾爱峰;地缘政治视角下我国西北跨界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董强;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界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覃明;文化安全视域下跨界民族语言教育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梁媚;论跨界民族问题的成因[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香;内蒙古的跨界民族问题与我国的地缘政治安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明毅;妥善处理跨界民族关系 促进新疆社会稳定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李萍;新时期我国跨界民族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徐海知;跨界民族问题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影响及走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姚亚杰;论中缅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乔智敏;景洪市跨界民族发展与边疆社会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7 孙小U,

本文编号:1168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168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7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