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国俄罗斯面临哪些变数
本文关键词:全球性大国俄罗斯面临哪些变数
【摘要】:从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看,俄罗斯无疑是一个全球性大国。从长远历史的角度,俄罗斯依然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实际上意味着需要实现两个超越:既要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也要超越俄罗斯几次"追赶型"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恰恰在这个意义上,俄罗斯的发展存在较多变数和较大的不确定性。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研究室;
【分类号】:D851.2;D751.2
【正文快照】: 俄罗斯国土面积约170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人口约1.429亿,世界排名第八。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俄罗斯的骄傲,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名列世界前茅。俄罗斯拥有与美国数量基本相当的庞大核武库;科技实力和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从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运忠,丛向群;论新世纪世界地缘政治的历史性重组[J];当代亚太;2001年04期
2 朱新光;地缘政治与冷战后波兰新外交[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3期
3 陈霞;对地缘政治的再审视——如何看待当今地缘政治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6期
4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J];战略与管理;2001年03期
5 赵龙庚;“9.11”后中亚地缘政治新格局[J];和平与发展;2002年02期
6 鄂志寰;;美伊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经济金融影响[J];国际金融;2003年05期
7 王东岳,曲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新世纪美俄对中亚的战略争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П.Я.巴克拉诺夫 ,周建英;论当代地缘政治范畴[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9 汪波;美国的21世纪“经济化地缘政治构想”[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刘波;试论20世纪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金融学博士 吴志峰;力拓“过河拆桥”背后的地缘政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王天龙;美国“重返亚太”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复杂[N];上海证券报;2012年
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任卫东;谁在制造东亚地缘政治地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雪;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前瞻[N];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 梅新育;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越炒越离谱了[N];上海证券报;2014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亚宏;黄金与地缘政治[N];中国黄金报;2014年
7 记者 李林旭;金价或将继续窄幅振荡[N];中国黄金报;2014年
8 早报记者 杨小舟;“中国应强化地缘政治约束右倾日本”[N];东方早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环;“多事之秋”来临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N];金融时报;2014年
10 记者 周武英;地缘政治风险考验全球经济[N];经济参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敬东;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地缘政治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6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矫正;冷战后俄罗斯南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合强;地缘政治与当代亚太移民[D];暨南大学;2007年
2 任江;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澳中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阳;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葛怀宇;中国:亚洲地缘政治的“重心”[D];外交学院;2003年
5 龚炜;科学技术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愉飞;全球化背景下对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评析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智;中国的地缘政治新态势及应对策略[D];辽宁大学;2013年
8 崔晓东;当代俄美地缘政治冲突:原因、特点和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樊哲旺;西方地缘政治理论与中华和合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燕玉叶;“9·11”后的俄罗斯中亚地缘政治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73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17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