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加坡工作福利制的特征、优点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11-19 20:26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工作福利制的特征、优点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障 新加坡 工作福利制


【摘要】:工作福利制的主要内涵是强化个人通过履行工作的义务来换取社会保障权利的政策导向,改变过度依赖政府获得社会福利的不良倾向。新加坡工作福利制的特征,体现在自力更生的理念、中央公积金制度、多元参与的社会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新加坡工作福利制的主要优点在于:有利于开展平等的竞争并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能够激励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工作-积累-受益"的良性循环;节省大量财政开支、减轻政府负担;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新加坡的工作福利制经验对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作者单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基金】:天津市人民政府重点决策咨询课题“借鉴新加坡工作福利制经验改革完善天津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研究”(ZFZX2014-39)
【分类号】:D733.9
【正文快照】: 所谓工作福利制,其主要内涵就是强化个人通过履行工作的义务来换取社会保障权利的政策导向,改变过度依赖政府获得社会福利的不良倾向。详而言之,工作福利制就是强调个人而非政府是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者,充分就业是社会福利之本,福利来源于工作,有工作才有福利,无工作就无福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伟伟;;战后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功效评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麻雪峰;;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2期

2 郭欢欢;李月;;新加坡执政党建设经验论析——基于制度和文化的视角[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王茂芝;王筱宇;;各国政党党内民主化的历程和启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李文;;诱发腐败的相对剥夺心理:分析与比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麻雪峰;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晓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的建设与管理[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2 黄秋艳;后冷战时代中国与东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彤;论中国资本市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洁敏;新加坡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刘丹;S区大病补充医疗保险项目赔付控制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6 陈燕;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胡小光;城镇职工医保受益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一宁,罗雪雁;新政府·新经济·“新新加坡”——2001年的新加坡[J];东南亚研究;2002年01期

2 魏东   ,石友   ,原博;新加坡的廉政建设[J];山东税务纵横;2002年Z1期

3 朱春珠;新加坡精神文明的特色[J];浙江学刊;2002年03期

4 刘少才;新加坡的罚款[J];公关世界;2002年11期

5 翟道礼;;新加坡精神的最新演进[J];世界知识;2002年21期

6 吕元礼,魏新文;新加坡的“管得严”[J];城市问题;2002年06期

7 张敏;新加坡:诚信带来良好形象[J];文明与宣传;2003年04期

8 魏宏;;新加坡和瑞士的治国模式及其启示[J];重庆行政;2003年01期

9 王可耘;;新加坡:不和谐的和谐之国[J];招商周刊;2003年24期

10 李保英,高奇琦;“亚洲价值观”与新加坡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元礼;;入世后政府官员收入研究——新加坡“高薪养贤,厚禄养廉”的启示[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赵自勇;;新加坡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吗?[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黄海涛;;从新加坡的经济腾飞看当代儒学的复兴[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郑俊;林晓英;夏绚绚;;新加坡发展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借鉴——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5 孟书明;;爱国——增强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从中外比较中看增强公民爱国意识的普遍性[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蒲勇健;;案例2 新加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7 刘思博;;小块头的大智慧——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8 龙朝阳;邓依伊;鲍维杰;;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模式的实施利弊浅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9 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王琳;;新加坡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经验借鉴[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10 ;案例1 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杨新鹏 朱昌都;新加坡检讨经济发展思路[N];经济参考报;2002年

2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翁东辉;新加坡自由贸易呈现亮点[N];经济日报;2003年

3 何沙洲;新加坡欲占中国旅游市场风光[N];经理日报;2004年

4 慧敏;业界人士质颖新加坡100%拥房率政策[N];建筑时报;2004年

5 ;新加坡:这样解决缺水难题[N];人民长江报;2005年

6 曾娅;新加坡:五绘蓝图创造信息化奇迹[N];人民邮电;2004年

7 朱昌都 杨新鹏;新加坡:让工业化不留后遗症[N];市场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何华峰;基金业成支柱新加坡金融中心重新定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陈文;新加坡催生“新新加坡”[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10 新鹏;新加坡:治理工业化的环境后遗症[N];中国建设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广存;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耿晓燕;论新加坡政府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冰;新加坡乐龄教育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守杰;论新加坡实用主义外交[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梅雪;新加坡与中国反腐机制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王涛;新加坡行政体制的特征:合理性及其面临的挑战[D];山西大学;2005年

7 蒋俊化;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邝浚皓;新加坡公民对中国的看法:朋友还是敌人[D];清华大学;2012年

9 李俊彦;从新加坡2011年大选看“新加坡式民主”的演进[D];外交学院;2013年

10 王洪涛;威权体制与新加坡的政治稳定[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04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204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a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