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权力比较
本文关键词: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权力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治理权力理念 地方治理权力边界 地方治理权力中心
【摘要】:美国地方治理权力具有分权化理念、边界自然性模糊、优先划分给下级、层级扁平式、运行方向双向化、中心多元化等特征;中国地方治理权力具有集权化理念、边界非自然性模糊、优先划分给上级、层级金字塔化、运行方向单向化、中心单一化等特征。因此,中国地方治理权力可以辨证地借鉴学习美国地方治理权力的某些特征,以提升中国地方治理权力运行效果。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0XGL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810009) 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2013年重大资助项目(LLYJ1302)
【分类号】:D630;D771.2
【正文快照】: 地方治理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用当代治理理念和思维来处理地方公共事务的全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这种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中,其权力模式不同于工业社会背景下产生和运行的传统官僚制权力模式,它在地方治理权力理念上主张分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国;中国地方治理与建设责任政府[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何艳玲;特定事件、治理过程与治理文化——一个新的地方治理实践分析框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关盼军;;从政治文化看中国农村地方治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4 张永宏;;地方治理与农民工保护[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5期
5 孟祥科;刘彦;;中国地方治理制度改革取向分析[J];天中学刊;2008年03期
6 曹剑光;;国内地方治理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08年02期
7 单鑫;;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龙宁丽;;地方治理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1期
9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决策比较[J];理论探讨;2009年03期
10 何艳玲;;“嵌入式自治”:国家—地方互嵌关系下的地方治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振林;;中美地方治理市场化技术比较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雅勤;;转型时期的地方治理:困境与出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永茂;;台湾地方治理的发展与限制:以台北市大安区为例[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张雅勤;;论我国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张雅勤;;转型时期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7 许民和;;地方治理在社会转型期的“非政府化”突破[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8 李旭琴;;构建地方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公共关系模式——地方治理理论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梁波;刘玉照;王海英;;地方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地方治理:需要从“经营”转向服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2 李跃;转变发展方式须积极推进地方治理模式科学化[N];学习时报;2010年
3 记者 何祖谋;省委党校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成立[N];福建日报;2012年
4 朱绩崧;地方治理要破除“念经机”心态[N];联合时报;2013年
5 杨雪冬;治理主体多元:地方治理向复合治理结构转变[N];学习时报;2009年
6 ;改革行政区划刷新地方治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李伟;于变迁中汲取前行的智慧[N];无锡日报;2013年
8 陈家刚;发挥好协商民主的“对话”作用[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南宁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甘日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广西日报;2014年
10 正林;在政府、大学和社会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学术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汤玉权;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利萍;地方治理中的协同及其机制构建[D];浙江大学;2013年
5 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青;地方治理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越倩;治理的兴起与国家角色的转型[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启;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地方治理有效性论析[D];河南大学;2006年
2 罗安生;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浙江大学;2005年
3 温雪秋;地方治理视野下珠江三角洲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锦坤;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玲;论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经光;地方治理中政协职能作用发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杨倩;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贺凤;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德国;地方治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孔凯;寻找当代地方治理研究的新话语[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9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20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