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的新型跨国合作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04:29
本文关键词: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的新型跨国合作安全研究
【摘要】:合作安全是冷战后逐渐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理论和视角。它的兴起并非偶然,从理论基础上来说,它广泛地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主流的国际政治理论流派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安全观;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它有效回应的国家和公民的安全需求,对于传统安全观和安全理论解决起来比较无力的一些问题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法和方案。简单来讲,合作安全就是以国家间的合作来谋求安全。随着冷战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传统的安全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的安全需要,国家需要抛弃以往的零和博弈安全观,转而以国家间的合作来谋求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具有一系列区别于传统安全观的特征,比如广泛的包容性和信息的公开透明性等。本文力图从合作安全的机制分析和地区分析两个理论视角对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安全动力因素和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并以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为案例进行验证。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安全发展的动力既包括客观上日益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湄公河次区域内国家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包括主观上湄公河次区域内国家对舆论和现实压力的及时反应和对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安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对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安全的发展前景则需要在综合考虑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相互依存状态,湄公河次区域的特征以及与湄公河次区域内其它合作组织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笔者认为,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安全将向功能更加专业化,组织更加机制化的方向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52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展明;试论意识形态建设的国家安全意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梁忠前;“国家安全”概念法理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晓;湄公河水资源冲突与合作研究(1991-2010)[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21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22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