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加坡多元民族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12 10:02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多元民族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 多元化 优惠政策 融合


【摘要】: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政府制定优待马来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宗教政策,缩小了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差距,解决了民族冲突问题。我国也是多民族国家,新加坡的民族政策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应制定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缩小各民族的差距;培育各民族的国家意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有助于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733.9;D633
【正文快照】: 作为一个独立时间不长的国家,新加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国家,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但是新加坡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没有产生复杂的民族问题,它的民族政策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新加坡概括1.1自然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承明;构建新世纪民族政策[J];民族论坛;2000年01期

2 吴曙光;我党民族政策的历史丰碑——《关于苗族问题决议》论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丁喜刚;中国代表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说中国民族政策成绩显著[J];今日民族;2003年05期

4 阿丽娅·安尼瓦尔;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民族政策对新疆各民族的影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赵少智;“和而不同”与中国民族政策[J];社科纵横;2004年01期

6 郑剑;;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政策的设计与创新[J];民族大家庭;2004年01期

7 罗树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族群认同的几个问题——与于鹏杰同志商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李德龙 ,时文广;民族政策帮他圆了北大梦[J];中国民族;2005年01期

9 龚志祥;;民族政策的分类及形式构成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1期

10 龚志祥;;民族政策系统分类探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是推动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少青;;多元文化共生下的民族政策与国民教育[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3 郝时远;苏雪;;郝时远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系列文章观点摘编[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4 胡鞍钢;胡联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观点摘要)[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5 郝时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完善民族政策[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6 袁伟东;周青;;“五族共和”与孙中山民族政策之延伸[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7 杨海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田联刚;;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节选)[A];共识(2010春刊03)[C];2010年

9 铁木尔;詹俊峰;王海燕;;中国的民族政策过时了吗?——铁木尔访记录[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10 余同元;;中国民族政策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明朝民族政策演变史》评介[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族政策:国家行为的政治规范[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石仲泉;新意迭出的民族政策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3 郝时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完善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记者 苏凯;学习民族政策 加强沟通协调 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N];驻马店日报;2008年

5 黄铸;何为“第二代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12年

6 刘吉昌;应以宽广视野认识和评价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12年

7 关凯;中国民族政策的话语生产[N];中国民族报;2013年

8 董强;坚持和完善中国民族政策是必然选择[N];贵州民族报;2014年

9 北京星光影视设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陈瑞福;党的民族政策助力民族企业发展与成长[N];中国民族报;2014年

10 记者 沙星海;认真落实民族政策[N];平顶山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安平;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纪楠楠;辽代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崔庆植;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龚志祥;新中国民族政策过程及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李进宝;唐贞观年间民族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方高峰;六朝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丽君;建国后我国民族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思考[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鲁静;少数民族对民族政策的认同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桃;用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皇丽秋;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5 张鹏;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导向与践行策略[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王宇君;中国“第二代民族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刘超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吴雪薇;20世纪90年代党的民族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高桂兰;英国的民族政策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启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图雅图;蒙古族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的理解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2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282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