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世纪初东亚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27 05:10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初东亚模式探析 出处:《暨南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世纪初 东亚模式 美国新经济 战略对策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东亚模式”的涵义和东亚模式的成因及 其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接着 探讨了新世纪初东亚模式发展的前景,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因 素,并通过对美国新经济的分析指出,,东亚模式既能适应新世 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又能顺应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然 后,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世纪初调整和 发展东亚模式所应采取的对策:加强国际经济协调、调整和完 善东亚模式的发展战略、增强综合国力维护东亚国家的经济安 全、建立与东亚模式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有东亚特色 的科技创新体制。最后,分析了新世纪初东亚模式对中国的影 响,认为它为中国社会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战略对策。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the "East Asian model" and the causes of the East Asian model.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D7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卫平;东盟在20世纪后期的区域性经济合作[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张落成,吴楚材;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3 何传添;东盟经济外交的形成、特征和成效[J];东南亚研究;2005年03期

4 曹卫平;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点和局限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侯高岚;;跨国公司与东亚后发优势提升[J];改革与战略;2007年01期

6 白当伟,陈漓高;东亚货币联盟的可行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2年06期

7 向宏;税收优惠对产业政策的支持:国际经验[J];国外财经;2001年02期

8 宋成有;;战后日韩经济开发进程与“奥林匹克现象”[J];韩国学论文集;2006年00期

9 胡坚;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三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J];经济问题;2000年05期

10 曹卫平;东盟史分期问题研究[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成有;;战后日韩经济开发进程与“奥林匹克现象”[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祥胜;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曹煦;货币市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4 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赵大远;中韩企业管理比较的借鉴与启示[D];复旦大学;2003年

6 张登文;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陈泽明;欠发达地区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以中国西部为例[D];中南大学;2003年

8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9 何传添;东盟经济外交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刘容欣;东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霞;全球化条件下的小经济体生存之道[D];暨南大学;2011年

2 孙少波;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庞引;转型中的日本对外经贸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4 周星;东亚区域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前景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5 张冰;港台经济体制、政策及其效果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6 吴明哲;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1年

7 霍焱;韩国产业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8 赵英娜;威权政治与印尼经济现代化[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志军;哈尔滨锅炉厂工业锅炉公司股份制改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李维维;日本政府在经济腾飞中的作用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40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340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a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