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靖国神社的实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1-04 19:41

  本文关键词:靖国神社的实质是什么 出处:《共产党员(河北)》2015年2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文化 参拜靖国神社 神国思想 江户时期 吉田松阴 本尼迪克特 日本政治 伊藤博文 丰臣秀吉 平田笃胤


【摘要】:正靖国神社究竟代表什么意识形态?对此,不但对日本文化缺乏了解的人,即便一些钻研日本文化的学者也未必注意。基于这个原因,日本政府得以用"悼念阵亡者是各国都在做的事情,日本按照传统习俗方式悼念阵亡者没有错"的说辞来混淆视听。例如,2006年,时任日本官房长官的安倍晋三在《致美丽的国家》一书中,就说参拜靖国神社系日本
[Abstract]:What ideology does the Yasukuni Shrine represent? For this reason, not only those who lack knowledge of Japanese culture, but also some scholars who study Japanese culture may not pay attention to it. For this reaso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able to use "mourning for those killed in battle is something that all countries are doing." There is no mistake in Japan's traditional ways of mourning those killed in war. In 2006, for example, Shinzo Abe, then Japan's chief secretary, wrote "to a Beautiful country." That is, to visit Yasukuni Shrine, Japan.
【分类号】:D731.3
【正文快照】: 靖国神社究竟代表什么意识形态?对此,不但对日本文化缺乏了解的人,即便一些钻研日本文化的学者也未必注意。基于这个原因,日本政府得以用“悼念阵亡者是各国都在做的事情,日本按照传统习俗方式悼念阵亡者没有错”的说辞来混淆视听。 例如,2006年,时任日本官房长官的安倍晋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嬴;“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日本学刊;2004年06期

2 赵复三;要重视日本文化研究——在日本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J];日本问题;1988年02期

3 高增杰;试论日本文化研究[J];日本问题;1988年02期

4 高增杰;日本文化研究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出席“世界中的日本——日本文化的解释及研究方法学术讨论会”侧记[J];日本问题;1988年04期

5 徐冰;;“外人意识”中的日本文化蕴含[J];外国问题研究;1993年02期

6 揭侠;近代日本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兼及日本文化的特质[J];日本学刊;1997年04期

7 卞崇道;20世纪日本文化述评[J];日本学刊;1999年03期

8 赵建民;;“日本历史与现状再探讨”综述之三——日本文化研究[J];日本研究论集;1998年00期

9 黄德诚;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J];日本问题研究;2001年02期

10 高富;中间阶层意识的日本文化内涵[J];日本学论坛;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江永;;平山书画与日本文化祭[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2 余丹阳;;手帕和日本文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彭曦;;文学视角下日本文化论的“光”与“影”——评中西进《日本文化的构造》[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4 王玲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文化人眼中的伪满——以岛木健作的《满洲纪行》为中心[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5 何悦;王巧玲;;对最新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的研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6 衷尔钜;;中日文化交融的先驱——陈元峗对日本文化的贡献[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7 蔡文姣;;作为日本文化符号的色彩词汇——以“青”的文化语义为考察对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兴中;;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9 吴玲;;论西田几多郎的文化观[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久松真一;关剑平;井上由纪子;;日本的文化使命与茶道[A];饮食文化研究(2009年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周明;李长声: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日本文化[N];文学报;2013年

2 驻日本使馆文化处 石泽毅;解剖奋进中的日本文化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许琳;中日关系的文化解读[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张建立;60年来日本文化研究述评[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佳;“日本的发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成琳;本土偶像的国际表达力[N];人民日报;2011年

7 上海大学历史系 张智慧;催生战后“日本奇迹”的文化动因[N];解放日报;2012年

8 张小兰;日本文化厅长官恳谈振兴日本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教授 王勇;这是对日本文化的误解[N];北京日报;2007年

10 桑原;从文化角度看“日本的面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世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谷;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文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媛;一位美国作家视角下的日本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汪冰;论日本文化中的海洋崇拜[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楠;论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动力、特性及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然;浅析日本文化中的“哀”因素[D];浙江大学;2008年

5 崔婷婷;日本人的距离意识[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毅;近代以来日本文化的变迁[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李翔;论日本文化对其外交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8 佟明勇;通过经典解读日本文化的特点[D];延边大学;2013年

9 张婉婉;日本人の[槊酪鈰X[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李亚楠;论日本文化的精致性[D];鲁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9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379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