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澳大利亚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2018-01-20 19:14

  本文关键词: 澳大利亚 社会保障 低收入人群 出处:《中国劳动》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福利社会,除完全积累的强制性年金等制度外,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针对老年人的公共养老金(国民养老金)和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家庭福利、对学生儿童的优待、针对失业者的失业保障与求职服务、全民医疗、房租津贴、疾病津贴、工伤保险等。总体上,澳大利亚为低收入人群建立的严密的基本保障网,统一的统筹层次以及整合高效的经办体系等都值得我国借鉴。
[Abstract]:Australia is a typical welfare society, in addition to the full accumulation of mandatory annuity and other systems, Australi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mainly aimed at low-income people. The main guarantees include public pensions (national pensions) for the elderly and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family benefits, preferential treatment for students and children, unemployment protection and job search services for the unemployed. Universal health care, rent allowance, sickness allowance, 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etc. Overall, Australia has a tight basic safety net for low-income people. The unified overall planning level and the conformity high-efficienc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are worthy of our country to draw lessons from.
【作者单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
【分类号】:D761.1
【正文快照】: 上世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对社保体系进行了质疑和反思:包括现行制度是否针对贫困群体,各项福利能否激励人们参与就业和经济活动,是否还有某些群体没有被制度所覆盖。虽然,哈德森(henderson)贫困调查提出的方案以及建立全国性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议均被否决,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清华大学调研组;;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变革[J];杭州(我们);2010年12期

2 薛喜成;;澳新之行的几点启示[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3 季祥;;澳大利亚工党政府执政一年来对外政策动向[J];国际展望;1984年08期

4 亦云;;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应该有中国参加——与澳大利亚外交部秘书长哈里斯一行座谈记[J];国际展望;1984年23期

5 李国平;;澳大利亚青年自由运动(组织)简介[J];青年探索;1987年03期

6 袁品荣;;澳大利亚防务战略的调整[J];世界知识;1987年15期

7 宫少朋;;《蒂普报告》引起的澳大利亚国防政策大辩论[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8 易家康;;快乐岛的忧愁[J];世界知识;1993年14期

9 靳小君;;澳大利亚移民问答[J];出国与就业;1995年05期

10 ;澳大利亚官方宣布废除“三矿”政策[J];国外核新闻;199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圣远;;西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曾绍平;;澳大利亚公共行政管理改革考察报告[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3 陈克进;;澳大利亚的级别婚试析[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4 齐白鸽;梁业勇;;浅谈广西农村养老与社会保障[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韦祖q;;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生关系[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桂鸿;;澳大利亚政府资产管理体制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袁岳;范文;;我们离民生型政府还有多远[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朱庆芳;;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关注的几个问题[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郑功成;;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10 沈立人;;改善民生: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一项重点工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锋;澳大利亚的政府机构改革及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黄菊会见澳大利亚客人[N];人民日报;2006年

3 韩锋;中澳合作潜力还很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冯俊扬;日本“四国战略同盟”,刚构想即受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N];人民日报;2008年

6 记者 卢伟邋实习生 陆小青;市领导会见澳大利亚客人[N];南宁日报;2008年

7 宗禾;王太华圆满结束对澳大利亚、南非的访问[N];安徽日报;2000年

8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戴军;澳大利亚:种族主义不再有市场[N];光明日报;2004年

9 段勇鹏;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空港旅检[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10 蒋安全 李景卫;为了共同繁荣[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岩;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谷雪梅;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恒秋;社会转型:欧洲的经验和我国面对的挑战[D];山东大学;2007年

4 牛昆仑;盎格鲁—萨克逊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余宏;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6 张东宁;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变化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杨山鸽;后福利国家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8 赵琳;分配制度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10 马春文;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和转型[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渊芳;新疆地方政府在扶助弱势群体中的角色定位[D];新疆大学;2007年

2 吕庆文;新世纪以来的中澳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宾科;澳大利亚“中等强国外交”述评—聚焦陆克文政府外交政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王一卿;波林·汉森及单一民族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源;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李佳;我国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刘婷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研究(1983—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袁同成;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王旭晖;中国的社会主义前景[D];外交学院;2009年

10 高娜娜;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9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49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