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kba:现代巴勒斯坦的难民问题与创伤记忆
本文关键词: “Nakba” 巴勒斯坦 难民问题 创伤记忆 “弱者的武器” 出处:《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48年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带来几乎不可逆转的双重结果:一方面,取得胜利的以色列国得以巩固并发展;另一方面,战争导致几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难民问题由是产生。巴勒斯坦人并未就此放弃反抗,而是开辟了"第二战场"——用记忆来抗拒占领。"Nakba"作为创伤性集体记忆,逐渐发展为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占领方进行没有硝烟的厮杀与搏斗的有力武器。此种创伤记忆系由难民问题直接而来,而它作为抗争资源又不断强化着难民问题的难以解决。因此,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及难民问题不仅具有政治、经济等实际利益的纠葛,而且还夹杂着极为复杂的文化与心理因素。
[Abstract]:In 1948, the first war in the Middle East brought about almost irreversible double results: on the one hand, the victorious state of Israel was consolidated and develop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war had resulted in the displacement of millions of Palestinians, and the refugee problem had arisen... the Palestinians had not given up their resistance. Instead, it opened the "second battleground"-using memory to resist occupation. "Nakba" was used as a traumatic collective memory. It has evolved into a powerful weapon for Palestinians and the Israeli occupying Power to fight and fight without smoke. This traumatic memory comes directly from the refugee problem. As a protest resource, it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the difficult to solve the refugee problem. Therefore, the protracted Palestinian-Israeli conflict and refugee problems not only hav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practical interests disputes. There are also complicated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犹太-以色列史专题研究”(批准号:07BSS012)的资助
【分类号】:D738.1
【正文快照】: “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巴勒斯坦裔著名学者、思想家爱德华?萨义德在民族诗人马哈茂德?达维什(MahmoudDarwish)以上诗句的基础上创作了《最后的天空之后》,以直观真实的文字与图画再现了巴勒斯坦难民的流亡之痛,从而引起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3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陈君;;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展演——以浙东楚门铁梗游行为个案[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汪孔丰;;民俗学教学视阈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6 张蜀津;;“国家史”的编纂与民族国家集体记忆的建构 论“十七年电影”中的民国叙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袁剑;;游牧社会视角下的满蒙历史:清代族群问题再思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3期
8 郭小平;王子毅;董朝;;“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J];今传媒;2009年12期
9 刘良;;建国记忆与政党认同:关系及其限度[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10 徐翔;;文化认同建构中的超越性[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5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蓝炯熹;;盘瓠传说的理解、曲解和误解——畲民图腾文化再研究[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7 赵海瑛;;论盘瓠神话与畲族族群认同的中间环节[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8 曹珊;段进宇;侯硕;邢晓娟;;城市记忆度评测——以北京中轴线研究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9 张定贵;;仪式视野下的族群——从村际地戏仪式观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10 郑紫苑;;申遗:全球化语境中民间小戏的经营策略——以广东河源紫金县客家花朝戏为例[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晓斌;工业遗产与地方社会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沛升;“文革”——沉重的集体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們;电视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报道策略及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刘婷;郑州回族婚俗变迁与现代化[D];河南大学;2011年
6 康慕云;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灵;社会身份: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谢文兴;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街区[D];南京大学;2011年
9 艾仁贵;“马萨达神话”的建构与解构[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袁美萍;论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文化记忆[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1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5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