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公益教育的理论基

发布时间:2018-01-22 03:19

  本文关键词: 美国 公益教育 理论基础 路径选择 启示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公益教育是以公共利益为主题的教育,它促进社会公益行为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公益教育相对滞后,公益行为和公益精神较为稀缺,较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通过对美国公益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路径的分析论述,提出改善中国公益教育的思考与启示:培育公益精神、重视学校教育、开展公益实践、引导多元主体参与。
[Abstract]:Public welfare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 with the theme of public interest. It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public welfare behavior and public welfare spirit and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progress. But public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lagging, public welfare behavior and spirit is relatively scarce, 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a big gap.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ducational path of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revelations to improve China's public welfare education: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public welfa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chool education, carrying out public welfare practice, and guid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1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及其培养机制研究”(编号:2011sk724zd)
【分类号】:D771.2
【正文快照】: 公益教育是以公共利益为主题的教育,它促进社会公益行为和公益精神的形成。公益行为是指人们志愿为公共利益付出财物或者劳务的无偿行为。公益精神是指公益行为中公益主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途径[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2 冯建军;;社群主义的教育公正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张海波;;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J];江海学刊;2006年02期

4 黄福涛;;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4期

5 许琳,张晖;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贾中海;;正当与善——桑德尔对罗尔斯“正当优先于善”的批判[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3 贾中海;个人与社群——马克思主义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4 纪玉山;十六大报告中的经济理论创新[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5 王立;政治设计与政治证明——政治合法性证明的两种理论方式[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6 张维;;慈善文化: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屠兴勇;;分配正义的两种不同诠释——罗尔斯与诺齐克之对话[J];长江论坛;2006年02期

8 曹勇;试论当今时代背景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变化的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孙岳兵;陈寒非;;困境与出路:对我国民间慈善捐赠现状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焦润明;略论东北亚的跨文化认同及其意义[J];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贾园园;张莉立;;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厨房及其交互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2 卢林方;颜桂珍;;防范和处理“法轮功”邪教的对策思考[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3 卢林方;;“法轮功”邪教活动的社会文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仁厚;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小琴;网络经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1年

2 杨盛标;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庄圳;基于人力资本提升的学习型组织模式与工具[D];浙江大学;2002年

4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刘亚;组织公平感的结构及其与组织效果变量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明伟;中国当代电视新闻传播观念的沿革[D];河南大学;2002年

7 彭定友;从康德式“道德建构主义”走向“政治建构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刘伟丽;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经济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杨礼银;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原初状态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舒展;三维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增俊;香港高校通识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行政伦理学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3期

4 许琳,张晖;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5 黄福涛;面向21世纪中日本科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童星,张海波;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J];社会;2005年06期

7 高灵芝;论慈善事业的社区化与社会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8 许纪霖;众意还是公意?[J];天涯;2002年03期

9 冯建军;;社群主义的教育公正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任振兴;江志强;;中外慈善事业发展比较分析——兼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思路[J];学习与实践;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有生;试析美国亚太战略的实施对亚太形势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2期

2 袁成亮,尤士洁;试析英国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心态和立场[J];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05期

3 孙港波;美国利益集团功能论补遗[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刘齐;;在美国过年[J];出国与就业;1998年06期

5 潘一宁;美国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反应[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张万余;1958年金门炮战与“一个中国”的原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7 白建才;试论核武器在冷战发生、发展和结束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马桂瑛;从“克林顿弹劾案”看美国两党的政治较量[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周忠菲;对美国加强《与台湾关系法》的政策分析——台湾问题与地区安全[J];国际观察;2000年03期

10 汪波;论后冷战时代的美欧外交政策合作模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庄佩君;;美国大都市区的行政联合及其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其荣;;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及其影响——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戴昌桥;;中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比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2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毛瑞鹏;维护决策权与平衡主要对手:美国的联合国安理会组成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5 余建军;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昊;冷战时期美国对印度援助政策研究(1947-1971)[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满足(MANZOOR KHAN);1961-1991的中巴关系:寻求共同安全[D];吉林大学;2009年

9 汪权;冷战后的美国朝鲜半岛政策析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界;“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战略探析[D];新疆大学;2005年

2 韩建刚;论粮食在二战后美国外交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5年

3 王苗苗;美国新干涉主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德芳;论冷战后美国对非洲政策的演变及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姚君;浅析伊拉克民主化[D];外交学院;2007年

6 李飒;中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李雍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对哥伦比亚反毒外交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陆迪民;论巴基斯坦外交中的联盟战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品;后冷战时代的俄罗斯反美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孟凌;乔治·W·布什政府对巴基斯坦政策评析[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53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53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6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